第二天下午,設計中心的時鐘指標,指向下午15:00整。

海青,延飛和設計中心的工程師的頭盔螢幕上得到通知。

明天早上9:00鍾在《全息影像車間》演示《國家航天局XH663專案組》《鹽礦7號實驗室》的全息影像數字模型。

全息技術是倫敦大學帝國理工學院的丹尼斯.伽柏博士發明的。他也因此獲得了197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全息攝影模式最重要的是光。

從三維物體上反射出來的光形成一個非常複雜的三維干涉模式。要記錄下整個模式,使用的光必須嚴格定向,而且屬於同一顏色。這樣的光叫做相干光。

因為鐳射器產生的光具有單一顏色,而且所有光波都協調同步,因此鐳射是製作全息圖的理想光源。

當你用光照射全息圖時,儲存在干涉模式中的資訊就會藉助入射光再現由物體反射出來的原始光波波陣。你的眼睛和大腦就會覺得原來的物體好像又在你面前了。

全息技術是實現真實的三維影象的記錄、再現的技術。和其他三維“影象”不一樣的是,全息圖提供了“視差”。視差的存在使得觀察者可以透過前後、左右和上下移動來觀察影象的不同形象——好像就是真實的物體在那裡一樣。

《國家航天局xh663專案組》斥巨資在鹽礦400米深的地下修建了《全息影像車間》,就是要模擬所有的工程因素,設計階段的任何錯誤都要在工程模擬裡面解決,在航天工程裡,是沒有時間也沒有機會做失敗的討論總結的。失敗就意味著幾十億元人民幣的損失,無數設計人員的工作化為泡影。

這個《全息影像車間》也是全球最大的同類車間,它在一個42米長,42米寬,24米高的空間裡,安裝了64臺國際最新型號的鐳射發生器。

它可以模擬50年一遇的洪水,地震,和海嘯對未來建築物的影響。它還可以模擬海浪,暴雨,及龍捲風對地形,地貌,構築物的影響,同樣它也可以模擬飛船發射臺的一切工程設計。

《鹽礦7號實驗室》在《全息影像車間》的方案模擬,振奮了所有《國家航天局xh663專案組》的高層領導和專家,大家都懷著無比期待的心情等待明天早上的開幕。

畢竟這標誌著鹽礦指揮中心最新的工程進展。

千里之外,掌控決策權的大領導也在迫切地等待著這個訊息。

早上6:00,鬧鈴聲響起來,伴隨著劇烈的床板搖動,海青起床了。這是他給自己設定的鬧鐘,無論多困,都要起床工作。

這是一間小的不能再小的單身宿舍,很像一個膠囊公寓。一張1.4米寬的床鋪,一個洗手間。整個房間不到6平方米。高度就只有2.3米。所有設計中心的工作人員都住在這裡,上下共有二排房間。宿舍離設計中心很近,過一個十字路口就到了。

海青穿好服裝,戴上頭盔,住旁邊房間的延飛也早已起來準備好了。

二個人向餐廳走去,進到餐廳內,打好飯,正在吃的時候,聽後面有人喊他的名字。

“海青,海青......是你嗎?......”

海青回過頭去:“臥槽,是你呀,你怎麼來了。”

王德崗正坐在遠處的餐桌上和大車在一起吃飯。

看見以前的同事,海青激動地跳了起來:“崗子,太特麼牛逼了,你也來鹽礦設計中心了,太好了,我們兄弟又能在一起鬧了。”

二個人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和崗子一起吃飯的大車問海青:“你們認識呀。”

“當然了,一個院的。這可是我們《纖維空間設計研究院》最牛逼的化學纖維工程師,他還是生產工藝的專家,什麼絲都能造出來,什麼絲都能織成布。”

海青咬了一口包子“你可不知道,他老爸以前是著名的外交官,根紅苗正,崗子英文還特別棒。他可一直是我們院裡女工程師瞄準的物件呀。”

崗子:“海青,別吹了,工程類的女生,哪有賢良淑德的呀,個個都是猛張飛呀。你沒聽說嗎,在設計院,女的當男的使,男的當牲口使。這就是畫圖的命呀。”

幾個人開懷大笑起來。

延飛:“海青,這麼好的朋友不給我介紹下?”

“好呀好呀,忘了,這帥哥叫延飛,橋樑專業技術大拿,也是著名的道橋專家。忘了說了,崗子有個妹妹可是美若天仙呢。還是北京外文出版社的編審呢,那漂亮,漂亮的都沒邊了。”

崗子:“我怎麼聽著不像誇我呢吧。”

延飛:“先別說那麼多了,我先認個姐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