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通一見王竹,立即跪倒在地,‘雞’啄米般的磕頭不止;“參見陛下,參見陛下!”王竹發揚禮賢下士的作風,親自走到他面前,扶起來說;“蒯先生,不必多禮,朕久聞大名,早就想見見先生了。”王竹這個舉動吧蒯通的計劃全都打‘亂’了,本來蒯通已經想好了,見了昏庸無道的秦二世,先磕頭示弱,然後讚揚一番秦二世稱霸天下的功德,然後替燕王表達一下忠心,最後獻上燕王帶來的禮物,興許,秦二世糊里糊塗的就答應了燕王的請求也說不定。可他千算萬算,也沒有料到,王竹會主動走過去把他扶起來,詫異之間,竟然不知該說什麼好了。

王竹把蒯通讓到左手首席,一面吩咐‘侍’‘女’準備酒宴,斟茶倒水,客氣周到的不得了,就像是蒯通的老熟人一樣,‘弄’的蒯通心裡一個勁的納悶,不知道秦二世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堂堂的大秦皇帝,又剛剛擊敗了西楚霸王,竟然一點驕縱之氣也沒有,蒯通無論如何也無法相信。

“蒯通先生,今日來投誠,為時未晚!”王竹自顧自的說著,一邊頻頻向蒯通勸酒。蒯通連忙解釋;“陛下,臣不是來——”王竹知道他不是來投誠的,卻不讓他講話;“以先生的才華,窩在燕國,韓信的手下實在是太屈才了。我大秦一向重用人才,聽說先生是齊國人,那,朕就封你為臨淄侯,先生滿意嗎?”

“陛下,臣不是——”

王竹嘆道:“看來先生是不滿意,這樣吧,朕再給你**金一萬斤,另外美人五十名。”蒯通眼珠子冒綠光,嚥了口唾沫說;“陛下,臣不是來——”王竹迎著他說;“莫非先生不是齊國人,是朕搞錯了。”

“這個倒是沒錯,臣是齊國人!”

“這就好,這就好,來人,帶臨淄侯下去**、領賞,順便通知叔孫通,讓他擬旨,詔告天下!”王竹說罷就站起來。

“陛下,臣——”蒯通嚇得趕忙跪倒在地,心說,這叫什麼事兒!王竹揮了揮袖子說:“客氣話,先生就不要說了,總之以後朕用先生的地方還有很多,這些表示不成敬意,請先生不要推辭。朕還有些要事處理,就不陪了,待會有人會帶先生去領賞。告辭!”說著,轉身從身後的角‘門’走進了後堂。

蒯通差點把鼻子氣歪了,也不知道秦二世是真*還是假*,從進來到現在竟然沒讓他說出一句話來,就這麼自說自話的一頓賞賜。

“陛下,陛下,陛下——”蒯通再怎麼喊也沒用了,王竹已經走的無影無蹤了。

蒯通對秦二世不滿意,但對秦二世送給他的禮物卻非常的滿意。一萬金和五十名美人,很快就擺在了他的眼前。一個笑眯眯的秦國老臣,自稱叫做叔孫通,領著他來到原燕王王宮後殿幾間豪華的房間,說是皇帝給他的臨時住所,**金和美人都在屋子裡。蒯通想要給叔孫通解釋一下,叔孫通攔住話頭,說自己還有些要事要處理,就不陪了,轉身也閃了。蒯通連忙追出去,看到那個老小子,三步並作兩步上了一輛馬車,轉眼間不見蹤影。蒯通回到屋子裡悶悶不樂,心想,自己不能就這麼不明不白的投降了,要回到韓信身邊去。於是,讓下人去稟報皇帝,說自己有事兒求見。下人們倒是都很聽話,轉身就去,過了一會兒就回來了,說皇帝沒空。連續試了幾次,都是這樣說。蒯通開始覺得自己被人耍了。

一連三天蒯通都沒有看到皇帝和叔孫通的面。在他眼前晃來晃去的只有那五十個美人和十萬斤**金。蒯通想要自己走掉,剛一出‘門’口,就被一位自稱叫做呂馬童的將軍給攔住了,說是皇帝不讓他出‘門’。蒯通氣憤的和他爭辯,說自己是燕國的使者。呂馬童官聲官氣的說;“我可不管你是哪一國的使者,總之,我奉命在這裡守衛你,陛下不讓出‘門’,你就別想出去,想出去也可以,除非陛下下旨。”

轉眼五天過去了。蒯通被困在燕王的王宮裡不見天日。韓信焦急的不得了。後來,有探子來報告,說,聽城內細作回報,蒯通已經投靠了秦國被封為臨淄侯。氣的韓信差點**,大罵蒯通不是個東西。

王竹不見蒯通,讓他一個人沉浸在溫柔鄉里,慢慢地消磨鬥志。另一面不斷地指揮滄海君和樊噲到燕軍大營外,向韓信挑戰。韓信命樓煩和紀信出戰連續三天都被滄海君打敗,只得緊閉寨‘門’,拒不出戰。

韓信已經動了投降匈奴的念頭,卻害怕張良不同意。張良不同意,就會影響樓煩和紀信,軍心就不穩定。韓信揹著張良秘密派王**去遼東面見冒頓請求進入匈奴,稱臣投降。紀信等人完全被‘蒙’在鼓裡。

由於有了李德陽這個內應,匈奴對王竹來說,根本沒有秘密。韓信的動向很快就傳到他的耳朵裡。王竹非常擔心,假如二十二萬燕軍向匈奴投誠,冒頓的實力立即就會大增,不容易對付了。對此,李德陽表示他也無能為力,冒頓有自己的主意,不是他能夠控制的,韓信的投降對冒頓來說非常的重要,他幾乎毫不猶豫的就接受了韓信所有的條件。

韓信的條件讓王竹非常惱火,都是針對秦國提出來的。基本上可以分為三條,第一就是讓冒頓讓出遼東郡給韓信居住,第二匈奴出兵幫助燕軍擊退秦兵,第三匈奴要為燕軍提供糧草。作為‘交’換條件,韓信答應,將十五萬燕軍‘交’給冒頓,讓他帶回龍城。

匈奴地廣人稀,這種條件對冒頓來說簡直太**人了,他不可能拒絕。

一月初三,冒頓親自帶領十萬控弦戰士,進入燕國,接應韓信撤退。冒頓親自帥軍殿後,韓信從容撤往遼東。秦國將領主張追擊,王竹覺得此時此刻大秦內憂太多,不宜喝匈奴結仇,命令大軍不予理睬,任憑韓信撤走。當然,這個理由他是不會對外人說的。

一月中旬,在韓信撤往遼東之後,秦國兵馬大舉出擊,全面佔領燕國,將邊境推進到遼東郡一線。冒頓陳兵百里,與秦軍遙遙相對,秦兵不敢越界。

二月初,燕國已經在秦軍的全面掌握之中。王竹親自調整佈防,任命周勃主將,滄海君、樊噲、李左車為次將,率領大軍四十萬防守燕國境地,只守不攻。自己卻率領主力大軍返回咸陽。臨走的時候,將所有的諸侯王都潛回原籍。為了防止韓信和匈奴人,又囑咐齊王灌嬰,在齊國邊境駐兵五萬,隨時和周勃兩面夾擊。

三月初,秦二世皇帝回到關中進入咸陽。北方的戰事,暫時告一段落!

眾將對王竹的舉動都不理解,只有韓信和張良猜透了他的心思,只因為中原的異姓諸侯才是王竹的心腹大患,所以他才不敢去招惹匈奴人。相信,那些臣服於秦國的諸侯,很快就要倒黴了。

韓信想要趁著王竹回到關中的時機,出兵奪回燕國,可是又害怕灌嬰在身後給他一下子,就寫信給灌嬰提醒他小心秦二世背後下刀子。沒想到灌嬰冥頑不靈,回信把他罵了一頓,韓信只得打消了,進攻燕國的念頭。他失去的兵力太多,一時半刻,很難恢復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