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智聖之死(第2/2頁)
章節報錯
道士大力搖頭,嘆息道;“貧道撲滅的是八百里秦川的大火!是阿房宮的大火!也是驪山陵墓和所有秦朝宮室的大火!假使項羽入關,這大火勢必會燃燒在咸陽城內。不獨咸陽,只怕整個關中會陷於一片水深火熱刀光劍影之中。秦國的百姓也是人,也是百姓,不能就這麼無辜枉死!”
范增沒說話,他眼前彷彿真的出現了茫茫無際的火海,咸陽城在火海中劈里啪啦的塌陷,無數平民死於非命。
“道長的意思,是讓我范增投降秦國,消滅項羽!”范增覺的道士很可笑。
那道士道;“貧道知道老先生不可能投降秦國,也沒有那樣的非分之想。貧道只是不忍心看到老先生一片忠肝,落得個暴屍荒野。老先生跟貧道回咸陽去吧!”
范增好奇的問;“道長到底是誰?”道士點點頭;“在下王熬,先師尉繚子!”范增似乎已經猜到了王熬的身份,半點驚訝也沒有,只是苦笑道;“沒想到,我范增有朝一日要靠暴秦來搭救。不過,王熬先生,你還是白費心機了,我范增生是楚人,死是楚國,除非我大楚兵鋒所至,我是絕對不會踏入暴秦的土地的。你的好意心領了,請回吧。對了,順便向你打聽一個人――”
王熬失望的說;“老先生請說。”
范增雙目中閃過一絲難見的神采;“虞姬是不是還活著!”王熬沒想到范增這個時候還惦記這個小丫頭,淡淡地說;“活著,不過――”
范增緊張地說;“不過怎樣?”王熬道;“不過,因為中毒的關係已經雙目失明瞭,大王在關中遍請名醫,只是無藥可救。”
范增長長的吐出一口氣;“活著就好,活著就好,我還以為――我這裡有些解藥,是從項羽那裡討來的,本來以為已經沒用了,沒想到今天遇到了道長。”范增右手伸進袖子,把一個紫色的玉石的瓷瓶取出來,遞給王熬。
“老夫一直把虞姬當成親生女兒,道長務必要把這藥粉送到她的手上,老夫死也瞑目了。”
王熬當然不會推辭,他知道這瓶藥粉在秦王的心目中也許比范增還要重要,趕忙接在手中,沉聲道;“老先生真的不跟貧道走了。”
范增搖頭道;“請便吧,假如范增不死,來日你我再見,一定是在戰場上。”王熬見勸不動他,也不好再說什麼,把瓷瓶揣入懷中,走出破廟。廟外早有人十幾名騎兵來接應,王熬上了戰馬一路向南去了。
自從和秦國丞相王熬談過之後,范增的身體更加每況愈下,背後生了個毒瘡,越來越大,疼痛越來越鑽心。本來五六天到彭城的路程,七天都沒有到。第八天的晚上,距離彭城還有百里,三人在一個村子裡借宿,范增隱隱的感到自己到不了彭城了。
這個村子窮的兔子不拉屎,連半片竹簡都找不到更別說羊皮。范增只好把袍袖扯破,用抖動的手給項羽寫了一封絕命信。到了這個時候,他基本上已經是油盡燈枯了,每次提筆只能寫幾個字就被病魔糾纏的不省人事,蠟黃的臉沒有意思血跡,豆大的汗珠滴滴都摻雜著巨疼。
他是多麼希望在臨死前看到項羽,重新回到楚國的山河中去,可是,這似乎不太可能了。一封信,足足寫了兩天才完成,剛進彭城,還沒下馬,一代智聖就永遠的閉上了雙目。臨死的時候,還死死的攥著那塊沒寫完的長信。
駐守彭城的西楚大將呂青之子呂臣聽說亞父范增病死在城門口,趕忙帶著一群大夫跑過去。人早死了,根本談不上搶救,直接抬到王府去等待安葬,一面給項羽送信。連帶著把范增寫的那封信也給項羽送去。
項羽這些天,每隔三五天就會攻城,可是滎陽城的城防越來越堅固,攻了幾次除了損兵折將一點進展也沒有。
呂臣的使者被帶進帥帳,跪倒在地,稟報;“大王,亞父范增於四天前病死在彭城,這裡有亞父的一封書信承上。”
項羽如遭雷擊,半天才醒過神來,雙手顫抖了一下,猛地奪過書信,一看之下,悲痛欲絕,嚎啕大哭!
。。。。。。楚天闊闊,楚地茫茫,楚山青青,楚河蕩蕩。梧桐巷,走出霸王這樣的英雄,那是大楚的驕傲。大王你,臂力超人,力敵千鈞――
老臣為楚人,恨不能將楚國大旗插在關中大地上――
可是臣年老體衰,無法再追隨霸王了,不能親眼看到大楚統一天下了。
孟子說:“不用賢則亡!”西楚營內賢者可謂雲集,望大王剔除疑心雜慮,親之、信之、用之,這是老臣的臨終前的最後一句話,叩首,請納諫。
如果真的死後有靈,老臣願保佑大王戰勝暴秦,統一天下,振奮西楚神威!
范增絕筆!
手機問:電腦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