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列舉完成了以後,下面就是相關的新聞了,第一版報紙介紹的是關於大明的最新政策,第二面報紙介紹的是關於大明的官員任免,第三面報紙介紹的是大明的災情和和救災的事情,由於最近發生了災情,所以一整面報紙都是介紹這些。

第四面報紙介紹的是關於大明的民間的一些資訊,最後兩面報紙介紹的是關於崇禎的八卦。

葉繼明首先在大街上招募了一些小孩子,對著這些小孩子教授了他們一首歌謠。

“啦啦啦,我是賣報的小行家,一張新聞一天報,賣報啦,賣報啦,沒張報只要一文錢。”

葉繼明就是把這首後世凡是小孩子都會的賣報歌教授給了他們,這首歌相當的朗朗上口,相當的容易學習,不一會這些小孩子都學會的賣報歌。

葉繼明告訴這些小孩子。

“你們去賣報,只要賣出來一張報紙,就給0.3文錢,最後再統一結算,相當於你們從我這裡買報的價格是0.7文錢,如果報紙沒有賣完,還可以繼續退回去。你們賣報越多,掙錢就越多。”

葉繼明說完,就開始給這些小孩子分發報紙了,很快,這些小孩子人手就一疊報紙了。在葉繼明的指揮下,他們開始井然有序的在京城的大幾小巷中開始唱著賣報歌。很快京城的百姓都發現今天和往常不一樣有一群小孩開始在街上開始賣一種叫做報紙的東西。

於是,這些京城的百姓有的好奇的開始掏出來了一文錢,給了小孩子,讓這些小孩子給他們一個報紙。漸漸的京城的百姓人手都有了一張報紙。

幸虧,葉繼明之前進行了簡化字,能夠讓這些京城的百姓能夠認字,要不然他賣報紙是根本就賣不出去,因為京城沒有幾個人認識字。

這些都是建立在這些京城百姓認識字的前提條件下。

很快,京城的百姓都看到了報紙上面的東西,開始談論報紙上面的內容了。

在京城的一處東林書院中,其中一個學子拿過來一張報紙咋咋呼呼的來到了書院裡面,大聲的叫道。

“外面開始賣報紙了,外面開始賣報紙了,這就是新鮮出爐的報紙。”

“報紙?敢問這位,什麼是報紙。”其中一個學子有些疑惑的問道,他還是不能理解什麼是報紙。

“就是這個,你看。”說著,就塞給了這位學子一張報紙。

這位學子一把接過報紙,開始閱讀起來了,越閱讀越來越興奮,最後興奮的說到。“原來這就是報紙啊,實在是太好了,我第一次見過有這種東西,有這東西豈不是就能夠隨時瞭解到大明的政策了嘛。並且還能夠了解到關於大明的各種訊息了嘛。”

“並且,你們看還有這個。”說著就給了這位學子另外一張。這位學子一拿到這張,一看眼神都移不開了,一直有些好奇的問道。

“這訊息都是從哪裡來的,竟然還有這麼多的訊息,不可思議啊。尤其是我們的皇上,竟然有這麼多的八卦。不可思議。”說著,就說到。“這報紙你們從哪裡弄來的,我也要一份。”

“我今天專門問那個賣報紙的孩童了,他說,這報紙每天都會有,放心就好了。每天都是一文錢,每天都會在大街上叫賣著。”

“好啊,那太好了,終於可以有個穩定的渠道可以瞭解這些訊息了,終於不用再去偷偷摸摸的看驛站的報紙了。”

“你們在幹什麼,都抓緊給我回到座位上去。”突然間,傳出來了一個聲音,來了一個人。眾位學子一看見來人了,大叫到。

“老師來了,老師來了,老師來了。”於是一個個的都跑了進去,端坐起來。

正巧,這個時候,那位學子手裡拿的報紙沒有人管了,直接飄落到了地上,老師看見學生在看一些東西,生氣的叫道。

“你們不讀聖賢書,不讀這些書籍,尤其是最近剛剛出現的批判泡麵,批判大明洋貨店的書籍,卻讀一些這些破紙,我倒是要看看你們到底讀的是些什麼東西。”

說著,只見老師開始讀報紙上的東西,老師讀報紙上的東西竟然越來越讀的入迷,到最後都入迷的狀態。眾位同學發現一隻都沒有動靜,這才回頭一看,發現原來竟然是老師讀報紙讀入迷了。

一個個都驚訝的說到。“不可思議啊。”

這樣的場景發生在很多地方,尤其是東林書院,原本都是存放那本批判泡麵,批判大明洋貨店的地方,都被存放上了今天的報紙。

以及甚至很多東林書院的老闆自己手中都是人手一份報紙。漸漸的報紙成為了在讀書人中最流行的東西。以前在讀書人手中最流行的是那本錢謙益和孔文企編寫的關於批判大明洋貨店,批判泡麵的書籍,現在卻變成了葉繼明發行的報紙。

錢謙益這一段時間一直都沒有關注這些事情,偶然間,錢謙益見到了孔文企,孔文企這一段時間也是沒有關注這些事情。

孔文企問屬下說到。“你們那本書怎麼樣了,現在葉繼明的大明洋貨店應該關門了吧,現在葉繼明該哭了吧。”

“孔大人,小的不行,這本書現在已經不流行了。”

“什麼!不可能。”說著,孔文企就拿著茶杯重重的摔到了地上。錢謙益也是感覺到了不可思議說到。“不可能,絕對不可能。”說著,錢謙益也把茶杯總共的摔到了地上。

一時間地上都是茶杯碎片,以及散落的茶葉。足以看見這幾個人此刻相當的生氣,以及相當的不可思議。

“怎麼可能呢,你來說說怎麼回事。”孔文企畢竟還是讀書人,過了一會,心境一下都冷靜下來,對著眾人說到。

就這樣,幾個人算是知道了葉繼明開設了一家叫做報社的東西,透過報社這種東西,能夠宣傳的目的,現在全京城每家每戶每天都會購買上一份報紙用來閱讀。

甚至,孔文企還聽到說,在國子監,幾乎是老師,學生都是人手一份,每天一到下課的時候討論的不是書本上的內容,卻是報紙上的內容。

在東林書院也是這樣的,每天一下課,討論的都是關於報紙的內容,都把書本上的,尤其是關停葉繼明的大明洋貨店,以及葉繼明的方便都忘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