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逃過一劫(第1/2頁)
章節報錯
喬瀝眉心一緊,雙唇開了又合,卻是半晌都沒有說出些什麼來。
他這一猶豫,反倒一瞬間就把自己擺在了一個極危險的位置——隨時都可能暴露他自己包庇犯罪的實情,把他自己也一連送進監獄。
起初,姜局長還有之前的那位警員聯絡到喬瀝,一部分的原因是懷疑他蓄意包庇,但是本著“疑罪從無”的專業原則,更多地還是認為陳陌的事情和喬瀝利益相關,喬瀝從他們那得知這件事之後,擔心對自己公司的經濟效益影響不好,所以什麼都不肯說。
現在,再看他這副字斟句酌甚至完全沒有膽量開口的樣子,眼光老辣的姜局長感覺事情絕對不是這麼簡單。
“這個問題好像並不涉及您的個人隱私吧?非常難以回答嗎?”依然是禮貌的語氣,逼人的壓迫感。
“是這樣的,”喬瀝覺得再不開口,這個冷場就有些尷尬了,警方勢必會想到一些不好的事情上面,“我主張在陳陌的影片上投資,主要是因為他簽約白棋影業的時候,不算是新人了。他在演藝行業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和人脈,反倒我算是個初出茅廬的影視公司老闆。我可能會有一定的資本,但是前期的收益,主體上還是要依賴於陳陌。”
他也不知道這樣說算不算是把話說圓了。其實,他大腦宕機的那段時間太長,就算是編藉口,也可以編出一個更像那麼回事兒的。問題就在於,剛才的那段時間,他被問住了,完全無力思考。
姜警官繼續推進他的詢問,“這算是什麼難言之隱嗎?喬先生何苦思考這麼久?”
喬瀝開始面露難色。
因為訊問過程當中一些主觀性過強或者與案情事實聯絡不夠緊密的話語不能夠作為直接證詞,姜局在摸清喬瀝的心理防線之後,就不再把時間浪費在這個問題上,而是快速切換了話題,“喬先生,貴公司在陳陌最近的一部作品裡投資了多少?您還有印象嗎?請即刻回答我,咱們儘量節約時間。”姜局提出要求,讓喬瀝迅速地回答問題。
“我們公司投了五百個,主要是投在攝製和後期那一塊。”一共做了五百萬的投資,其實主要是為了給陳陌打點。姜局要求他立即回答,陳陌沒有充分的反應時間篡改出一個完美的用於回答的數字,只好把這個款項先報出來,然後定義為用於攝製和後期這些事務,以澄清白棋的投資和陳陌本人以及他偷稅漏稅的犯罪事實沒有關係。
不過,他顯然忘記了一點,陳陌參演最近的一部戲,這個時間節點是很微妙的......
“是麼?您確定您是投資了五百萬給劇組?是他在被捕前最後一部上映的作品?賀歲檔的那部影片?”姜局長不繼續深入地問,只是確定一些細節。
“是的。”喬瀝感覺自己的回答應該是沒有漏洞了,於是也就承認了下來。
“所以......您投資了五百萬給這部影片,其中導演製片後期等事務,貴公司都沒有派出專人來負責。整個劇組裡,能夠透過這部影片獲得實際收益的,只有演員陳陌。根據陳陌提供的,他當時偷漏稅所簽署的陰陽合同,陽合同上只有四百萬的片酬。您說您不知道他偷漏稅玩陰陽合同的事,那您怎麼會答允這件會使您的公司虧損一百萬的片子呢?”
這你該怎麼解釋?
投五百萬掙四百萬,不管你的錢是投在了哪,這不是傻子才做得出來的事嗎?
除非他一早就知道陳陌的實際片酬遠遠大於四百萬,所以才大膽投資了五百萬。
眼下喬瀝要想洗白自己,要不然就迅速編出一個可信服的理由,要不然就真的承認自己是個大傻子。
“......其實我,最開始的時候沒有準備,沒有......沒有五百萬那麼多的預算,我是想著陳陌已經發展地比較成熟,演技和形象也都很牢靠了,實在是沒必要帶資進組。但是,當時那部片子的製片,和我實在是非常要好的舊時同窗......那部片子實在缺了一些資金,需要多部影視投資公司一起支援。我問了他還需要多少,我這邊可以儘量幫他湊齊。湊來湊去,最終還是有很大的空缺。老同學對我說這部片子還準備評獎參展,對於他和總導演來說意義重大。我研究生階段學習的也是傳媒方向的一個專業,知道機遇對於從事臺前幕後工作的人都太重要了。最終,我還是決定慷慨解囊。”
他的這段陳詞太富於感情色彩,而且提到的事實也很難以查證。涉及到另一個人,就很容易形成串供。
姜局對這番話難以盡信,可是喬瀝的說辭狡猾,他還需要仔細尋找一下實質性的突破。
“姜局長,不好意思。我現在有些餓,請問你們這邊有吃的嗎?”喬瀝問道。
依照法律,傳訊的時長不可能超過二十四小時,期間他需要吃飯,去洗手間或者休息之類的訴求,警方都是應該滿足的。
“好的,你等一下。”局長走出了辦公室,不一會給他端了一碗拉麵,上面還有幾片叉燒肉和半枚溏心蛋。
喬瀝現在的身份是無罪身份,警方對待他的態度自然不可能像對待罪犯一樣。所以還特地給他在派出所的對面一家麵館買了面,而不是從寡油少湯的食堂給他帶了食物。
“你先吃,傳訊還沒有結束,還得麻煩你多待一段時間。”姜局長雖然隱隱地從喬瀝身上嗅出了包庇罪的氣息,但是因為目前暫時還沒徹底擊潰喬瀝的心理防線,所以他很客氣,特別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