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患難之愛,恩重如山

古磊與村中幾個比較熟悉的朋友一起步行邊走邊聊,他們真真有味地聊著惜日古磊在這裡做赤足醫生的這些事兒,高興地說著話不知不覺便到了鄉鎮上。

鄉鎮上的餐館也不少,古磊的下屬跑了幾家餐館,最後選定了一家掛著便民酒樓招牌的餐館走了進去。餐館雖然談不什麼豪華。但是,特色的山鄉裝潢給人一種濃厚的家鄉氣氛,走進去更讓人感到特別的有著一種新鮮風味。這家餐館算是鎮上比較好的餐飲店。樓上有一個大餐廳,能擺設五六棹酒席。古磊包下了樓上這個大餐廳,這樣方便一家人和這些親朋好友之間相互說說話,聊聊天。他們一群人坐下來正好坐滿了五大棹。

古磊和蘭花及其父母一家人共坐一棹,蘭花的這個女兒,喊古磊為舅舅。另外四棹都是過去和古磊相處比較好的村民與醫療室曾經同過事的醫生。

餐店裡的服務生介紹選了一些本地最有特色的菜餚,這些菜餚代表了家鄉菜最好的口味。菜餚上棹後,聞之香味撲鼻,嘗之美味滿口。酒棹上一家人和村民們都吃喝得高興不矣,這些親朋好友盡說好話,讚揚恭喜話連篇,大家歡聚一堂,吃飯的氣氛非常的和諧溫馨,場面異常的歡笑熱鬧。

這些村民都是古磊在做赤足醫生時比較貼近的朋友,他們在餐棹上邊喝邊說,無話不聊,不過,多是回憶說著古磊在村裡做赤腳醫生的故事,說得開心大笑,爽心悅耳。

有的村民說,我早就看出古醫生是一個不一般的人。他為人善良,品德又好,責任心又強,人又聰明,又能吃苦肯幹。他的人品,在這裡做赤足醫生的時候就已經顯露出來了,之所以,我們現在看到了他的成功和出息。想不到他做一個醫生做得這麼好,做生意也是越做越大做得這麼成功,真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啊。

村民的誇讚吹捧讓古磊自己聽得都有點不好意思了,因為他們說也是太誇張了。

蘭花的爸爸也藉著這個機會大誇讚揚起古磊來了。他滿臉帶笑地說,古磊第一次為他治腳的時候,他就看出了他是一個不一般的年青人,我全力地挽留推薦他做大隊的赤腳醫生,可見我當時看人的眼光也是很遠的。

蘭花爸又說,他在這裡做赤足醫生時,大家都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出色的醫生,不但技術好,心裡仁慈善良,治病非常認真負責,真正一心一意地為人民服務。他品德端正,為人熱情,個個村民都對他非常喜歡和信任,認為他是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好赤足醫生。

蘭花爸激動地說,他離開這裡這麼多一年了還記得我們,從老遠的上海專程跑過看望我這個老頭子,這讓我們全家人非常的感動。他是一個非常有善心和孝心的人,也是一個十分重情又非常重義的人啊。

蘭花這個拐腿的老公坐在旁邊聽到這些讚揚古磊的話,自己內心愧疚的心情明顯地出現在他的臉上,他臉上紅了一陣又白了一陣。至於他現在的內心倒底在想什麼,也許瞭解情況的村民都能參到他的心裡在想什麼。

這一餐,因為菜點得太多太豐盛了,還有很多的菜沒有吃完,沒有吃完剩下的美味佳餚,古磊建議村民打包帶回去了。

古磊生性就是一個對別人大方包容,對自己克勤克儉,他現在雖然是一個大老闆,招待朋友出手大放,但是,他也不是一個不喜歡浪費的人。

吃完飯後,古磊在適當的機會和蘭花單獨說了幾句話。他說,他希望她能帶他一起去開封市區看看這個孩子。蘭花想了一下,於是走到拐腿的老公身邊商量了一下。她說,她想隨車子去一趟市裡看一下在那裡打工的孩子,拐腳的老公聽後也沒有反對,而且高興地說,你去啊,有車去市裡更為方便。

這些吃飽喝足了的村民,滿臉紅光地說著無限感激的話與古磊告別。因為村子離鎮街上也不是很遠,村民們可以說著話,聊著天慢慢地走回去。

古磊讓計程車直接送蘭花父母回到村子,蘭花爸卻說,回村子的路又不是很遠,不必用車子送,你們還是早早開車回市裡吧。兩個老人與這個拐腳女婿同伴慢慢地步行回村。

臨別時,古磊同二老說,他明天會親自送蘭花回到村裡。

從這個鄉鎮上到開封市中心,不到一個小時的車程。計程車直接開到市區古磊住宿的酒店,下屬下車去辦廠裡有關的事情後,他和蘭花坐計程車直接去看望兒子。

這個孩子和他舅舅一起在一個餐館裡打工。古磊看到這個孩子時,這個孩子正在洗盤子,這麼小的年齡就開始了打工,瞬間讓古磊心中感到一陣痠痛。他想,如果早知道是這樣,他一定會早早地過開封來,決不會讓孩子去打工。

蘭花一個人走進餐館店裡找到了孩子和孩子的舅舅,她讓他們出來一下。

蘭花的弟弟還認得古磊,見到就喊了一聲“古哥”。蘭花讓這個孩子喊古磊舅舅,孩子喊了一聲“舅舅”。

蘭花告訴古磊,孩子姓趙,取名“明生”。為何取這個名,蘭花有她的涵意,意思是孩子是明明白白地生下來的。

這個孩子大部分像蘭花,除像母親外,其神態似乎也有一點古磊小時候的影子。

古磊看到這個孩子時非常之喜歡,他摸著孩子的頭問,“今年多大了,想不想再去讀書”,孩子有問有答地都作了回答,表現得非常陽光。

古磊相信蘭花所說的都是真的,因為當時她倆在一起懷上孩子的機會是十分有可能的,見到孩子,古磊認定了這個孩子就是他的親生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