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神奇秘方,夢想成真(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四十章,神奇秘方,夢想成真
古磊投資支援表弟旺健在上海創辦了一所“國醫堂”。
這所國醫堂裝修得非常豪華,古香古色,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的中醫文化。古磊第一次由表弟旺健帶他走進國醫堂時令他眼睛一亮,特別的感到一種古色典雅與溫馨。未想到旺健把國醫堂裝璜得如此有中醫特色。國醫堂內兩邊掛了著李時珍,華佗,張仲景等中醫大師的俏像。滿眼的中醫養生調理格言與健身長壽有關的中醫養生方法。讓人踏進國醫堂內有如進入了遠古時代傳統中醫的文化殿堂,令人耳目一新,溜覽觀賞,興趣盈然。
旺健從各地招聘到了二位退休的老中醫,老中醫穿著唐朝服飾,端坐在整潔安靜,幽香溫馨的診室裡為求診者診脈,醫患慢慢交流,氣氛十分的和諧和溫馨。
古磊非常的高興和歡喜,他給予了這個表弟很高的評價與讚賞,誇他很有腦子,思維新穎,辦事有能力,真正創辦了一所有中華民族中醫傳統文化特色的國醫堂。
古磊最後離開時不忘囑咐他要重視醫德醫風,真誠地為病人服務,弘揚傳統的中醫文化。他相信,有這些老中醫的支援,力求傳承好中醫的精燦醫術,國醫堂一定會越辦越紅火,求診國醫堂的患者一定會越來越多,一定會受到上海人民群眾的好評。
回到廠裡後,他立即找到方敏,他把他表弟在上海開的國醫堂中有二位老中醫專家的事情告訴了她,希望她能帶他老公過去看一下。方敏聽後非常感動,想不到古磊還關心著她的家庭和個人的問題。這樣的真誠關心讓她十分的感動。
方敏按古磊的意思,第二天就帶老公去國醫堂找到了古磊的表弟,由董事長的表弟推薦其一位老中醫為她老公診脈開方。
方敏老公在這位老中醫那裡足足吃了近三個月的中藥。但是,方敏的肚子卻沒有任何的變化和反應,這讓古磊都感到不解和遺撼。
方敏的老公每天都在服中藥,中藥不停。服得他看到中藥就想吐,他看見母親端著中藥碗過來,他便往外而走。
服了那麼多中藥,方敏還是懷不上孩子,這使方敏的家婆更是心急如焚。家婆不知聽誰說的,本地有一座觀音角廟的菩薩非常靈念,有求必應,家婆硬要她倆夫妻倆抽週日的時間,她自親帶他們去一趟。
家婆也是為他們好,無奈,方敏只好和老公陪著家婆一起前往。
本地觀音角廟在一條河的上游,去那裡還要坐一個小時的機動船,上岸後還要走半小時的山路。這個時候正好是北風呼呼的季節,方敏遮蓋頭巾,頂著河風,這種難受讓她不知用什麼詞句來形容。但是,她想了想,遭受著這樣的罪,她又能怪誰呢。家婆年齡這麼大,近六十歲的老人都能和他們一起經受著這種冷冽刺骨的寒風,她們年青人又有什麼可以怨言的呢。
山上的小路也不是平坦的,她們走著崎嶇的羊腸小道,邁著高低不平的階梯,好不容易才到了山上,見到山廟時人都感到十分的精疲力盡了。
她們看到的是一座比較寒磣的山廟。廟也不算大,菩薩只有一個,不過這尊觀音菩薩卻顯得光彩照目,炯炯有神。也許是週日,光臨的男女老少倒是不少,廟內廟外香菸飄逸,據說這座廟的香火比任何一座山廟都興旺。
有一位老尼姑微笑著迎了上來打著招呼並帶她們到一處購買敬拜菩薩的香燭。婆媳三人按規矩買好一大堆香燭廟點燭燒香敬拜廟菩薩之後,按程式開始抽籤。
方敏走到觀音菩薩神臺前,恭恭敬敬地抽了一支籤送到站在神臺邊專職譯籤的老尼姑的手裡。老尼姑接過籤後便說,“上籤也”。老尼姑隨之念道:“行善修得今生福,心誠便有夢中求,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阿彌陀佛,有求必應”。
家婆聽後,喜顏頓開,三個人上山的辛苦與疲勞頓時消失了。
家婆送上了一個大大的紅包,收紅包的尼姑拆開一看,一仟九佰九十九元的一個大紅包。
廟裡的長姑立即過來微笑地招待她們,並且請她們到後房就坐,敬上香茶,安排齋飯。
方敏從甘音角廟堂回來,她的家婆高興得不得了,有如現在就抱上了孫子似的。
方敏卻高興不起來,辛苦的爬山累了一天不要說,她感到他老公服了半年的中藥都毫無作用,這個不動的甘音菩薩又有什麼大的本領呢。看來她這一輩子也許不可能有孩子了。她自己感到有點悲觀失望。
她曾經想過,準備厚臉無恥,既是愧對丈夫也想出軌懷上一個孩子。但是,最後她還是放棄了這種邪想。方敏為了自己有一個親生的孩子讓她多少個夜晚睡則難眠。
有一天,古磊突然接到表弟旺健打來的電話說,他招聘到了一個外省一個縣裡退休的老中醫,他有一個壯陽健腎的秘方,讓不少男性陽萎少精的人懷上了孩子。這個秘方是祖傳,不會公開,只有他親自配方蜜丸讓患者者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