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了?”對待孩童現在的情況,林威問道。

這次,孩童用著熟練的現代漢語回答道:“有個無知的人,在我睡覺的時候,將書當做柴火,烤了幾隻老鼠與蟲子。”

孩童從言語表達上,可以證明那本用來啟蒙語言的書,效果非常不錯。

“哦.....”又看了眼孩童身上的血,林威問道:“所以你將他殺了,細節又是什麼?”

孩童回應道:“我在他晚上睡覺的時候,舉起巨石砸向了他,他的身體太過脆弱,在巨石擠壓的過程中,血肉濺射到了身上。”

孩童將殺人說的很平靜,毫無心理負擔,好像死在他手中的人根本不是人而是一隻螞蟻一樣。

“你把那本書看完了?”林威再次問道。

孩童點了點頭。

見孩童點頭,林威又取出一本書。

這次,書中帶了文字,而且是漢字所編寫。

至於為什麼要是漢字!

很簡單!

在林威眼中,漢語是最完美的語言,不管是表達意思還是本身含義,又或者其中蘊含的文化與奧秘,都充滿了智慧,是數千年文化的總結。

至於英語,好像還真沒有什麼變化。

在現代的幾十年中,英文詞彙總量呈現突飛猛進的增長。

也就是說,無數新詞彙的出現!

新詞彙出現了,枯燥的記單詞又得開始了!

英語不管如果表達,都非常的枯燥且乏味,就像是一堆二進位制的數字一樣,少量的發音與越來越多的詞彙,加上表達上的困難,越來越讓未來的人頭痛。

而漢字,數量似乎沒怎麼變過!

新的事物出現,總要有新的詞彙出現。

與之比較,英文像是一維的數字,那中文就是二維與三維的廣闊世界。

不管是交流、學習、搞科研學說,漢字都是表達最迅速最清楚的文字,一兩千的詞彙量,就可以讀通一本書一本報紙。但英文,你沒有一個幾萬詞彙量,你還想讀報?

更別說讀通順,看通順,理解其真正表達的含義。

作為表意文字的漢字,可以拆分組成新詞語,新含義新思想。

一本書翻譯成百國文字,最薄的永遠是中文。最有效,最快閱讀的依舊是中文。

同時,聲音種類越多,這個文明與國家的發展與思想也將突飛猛進,古代各國因為語言音種增加,思想發展突飛猛進更是屢見不鮮。

聲音種類的增加,與數量的龐大,更能體現新思想新理念的出現。

未來,中國工業體系和科技的蓬勃發展,就是漢語精確性及智慧性的有效證明。

......(還有很多理由與解釋,不想水了,作者中文吹,中文最偉大,不接受反駁。)

所以,當孩童說出一口流利的中文時,林威非常自豪!

這不是偏心的問題,這是文化優越感與文化自信。

再次抱起書籍的孩童,表情更加豐富。他在學會中文之後,觀看理解書中內容所表達的含義時,更加的流暢,更加言簡意賅。

這讓孩童的閱讀速度,更加快速。

林威所送的書籍,更多是哲學意義上的。

科學上,只有最基礎的物理化學與數學知識。

其中,在哲學書上,表達最多的就是唯物主義法則,和如何批判唯心主義,還有如果正確去看待虛無主義,如何瞭解那命中註定的宿命論並將其打破。

最後,還有如何看待凡人與神。

對於凡人與神,林威沒有送書,直接選擇親自上手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