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環這才莞爾一笑,此時的她才像是一個十幾歲的女孩。

之前在湯府,小環很少露出笑容,大多時候都是提心吊膽的活著,生怕不小心引起其他人的不喜。

“小環姐,你如今既然找到氣感了,接下來你需要做的就是,努力生成第一道內力。”

小環點了點頭,對於孟緣的話言聽計從。

兩人吃過飯食之後,便各自做起了自己的事情,孟緣正在研究學究發給他的這幾本書。

這些日子孟緣將書籍翻了個遍,可惜的是大多數內容並不是死記硬背就能掌握的。

此世如同中國古代一般,是沒有句讀的,一句話若是用不同的方法斷句,就會有不同的意思。

好在白鹿書院果然名不虛傳,光是一位丁字學府的學究,就能解答孟緣的疑惑。

時間一天天的流逝,孟緣的學識一天天的長進,而小環的修為為越來越精進。

一月之後,丁字學府當中,孟緣突然被學究叫起來回答他的問題。

“湯長庚,你且給我說說,這科舉之道有何改進之法?”

孟緣站起身來,想了片刻之後,便對著學究行了一禮。

“啟稟先生,學生認為當今科舉制度雖有不美之處,但卻是目前選拔人才的最好的方法。”

孟緣並非心中沒有墨水,來自二十一世紀的他,自然知曉科舉之法的改進之法。

但是不要忘了,如今他虛歲才七歲,若是傳出了什麼驚世之言,那麼世人將會怎麼看待他?

他的大娘又會用什麼態度來與他相處?

有時候太過於鋒芒畢露並不是什麼好事,特別是他如今還沒有自保能力的時候。

雖說孟緣有意藏拙,但是學究卻沒有放過他,順著他的話再次問道。

“哦?那你給我說說當今科舉之道的缺點何在?”

孟緣思慮片刻,決定還是暫且藏拙,此時的他不願展露自身的才華。

“學生惶恐,只知道世間沒有完美之物,所以科舉之道定然有著不足之處,但學生見識短薄,無法說出個所以然來。”

說完之後,孟緣朝著學究深深的鞠了一躬。

學究見狀便點了點頭,讓孟緣先行坐下,只是眼底有了一抹失望。

這一個月的時間,他一直在觀察孟緣,他驚訝的發現,孟緣有著常人沒有的沉穩。

更重要的是,平日裡他所講的那些內容,孟緣從來沒有露出過迷茫的神色,只是有一點讓他怎麼也想不通。

因為他發現,孟緣彷彿故意在藏拙一般,無論是課上還是課後,他都表現的規規矩矩的。

有一次他留下了一篇策論,讓學子們回去之後仔細研讀,第二天交一份策論給他。

當時孟緣的策論,開篇極其精彩,只是到了中間的時候,彷彿換了一個人寫一樣,文章變得中規中矩了。

從那一天開始,他便注意到了孟緣。

言歸正傳,當孟緣坐下之後,學究開了口。

“你們有的人可能瞭解過科舉之道,但為了那些不曾瞭解的學子,我再與你們講一講。”

“科舉之道,第一道檻就是你們即將面臨的童試,只有透過這門考試,你們才能算是一個讀書人。”

“你們需要考的內容,分別有策論,經義,還有詩賦。”

“這童試並不需要擁有太多的自我想法,你們只需要將書上的內容背誦下來,抄至書頁即可。”

“至於童試之後的內容,暫且先不與你們講,免得你們好高騖遠。”

學究說完之後,將《經義》拿了出來,開始為學子們講述其中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