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緣來是劫 第二章
章節報錯
響午時分,車隊休整。
這樣一支大部隊,普通的鄉村難以招待,且不安全,所以只能在野外靠路邊停下,短暫休息片刻,該吃喝的吃喝,該拉撒的拉撒。
“小少爺,您要是覺得悶,可以開啟門通通氣,下來走走。小人去解個手,您有事就叫我。”
馬伕將馬車停好,回頭朝車廂告喏。
聞悟從冥想中睜開眼,“您自便。”等到馬伕走開,他開啟車廂的兩扇門檔,順勢看了看外邊。此時,馬車停在田畔邊,目光所及是一片荒涼。
這入冬的月份,秋收已過,春耕未至,大部分田野都還荒著。車隊裡的人倒是不客氣,除了少數人要鑽草叢樹林,大多就朝著田裡撒了。
唯有女眷們的拉撒會麻煩些,不過這北上的車隊,幹得大多是體力活,隨隊的絕多是男人,女眷很少,所以問題不算大。
現在想來,難怪曲紅執意要找一輛大馬車。
“唔——”
聞悟哼出一口長氣,伸了個懶腰。看別的小車廂,不要說伸腰,就是伸個腿都感覺困難,更別提做其它的私密的事了。
那一邊,廚工推著一輛手推車一邊走一邊喊,“熱湯,熱湯,要的自個來盛哈。”車上一大桶的菜湯,熱氣騰騰。
不多一會兒,幾十個人就圍了上去。
聞悟看了看,沒什麼食慾。這麼一大車隊,為了趕路,早上、中午一般是儘量少生火的,只由廚工煮一大鍋熱湯,讓眾人就著乾糧吃。晚上倒是會吃好些,生幾堆火,大家聚在一起好好吃些熱食,備些熱水,完了火炭還能在晚上睡時供暖。
當然,這些僅限於身份低的人。像是那些老爺少爺小姐,或是像李狂這樣的領頭,大多有自己的準備,不用跟下面的人擠。
事實上,聞悟的車廂裡就有一個小銅爐,用來取暖、燒煮。他望著外邊圍著推車的人們,看著他們喝到熱湯滿足的樣子,心裡若有些觸動。普通人家能用上炭爐,但是在馬車裡,明火是不準有的,過於危險,更何況運的還是藥材。而銅爐雖也燒炭,卻有雙層,所以要安全許多。不過,安全也只是一方面,真正阻礙普通人家使用銅爐的還是價格。銅爐造價高,且只能燒精炭。
聞悟撥開銅爐的卡扣,開啟閥門,往裡丟了一塊拳頭大小的漆黑木炭。這精炭,由南方特有的龍荔木燒製而成,易燃,高溫,無煙,無味,耐燒。
龍荔是一種水果,紫皮白肉,香甜鮮口,消暑解渴,乃南雨州的特產。龍荔木,顧名思義就是龍荔果樹,是南方的矮喬木,通常十年方能成樹。
這就是為什麼平民捨不得燒精炭。精炭由龍荔木燒製而成,而考慮到出炭率,就必須選擇長到十年以上的成樹。可是,十年的龍荔木,已經可以產果,每年產出的龍荔就能賣個一二銀錢。且龍荔樹一般可活三四十年,即便撇去老樹產量下降的影響,還能有十餘二十年的收成。所以,誰會捨得輕易就砍掉呢?如果按照剛長好的龍荔木的出炭率,燒製後一般就只能得個七、八斤精炭。龍荔不過賣幾個碎錢一斤,市面上的精炭,卻沒有低於3個銅錢一斤的。
聞悟在用的這銅爐,假若一天12個時辰燒著,哪怕節省著用,也得燒掉十幾斤精炭。這哪是燒的炭?根本就是在燒錢。事實上,如果不是曲紅,聞悟可不捨得。按照她的說法,反正是報的萬藥堂的公帳,你不花,錢也會落到別人口袋裡。
過了一會,馬伕從管道另一邊的小樹嶺裡小跑回來,從掛在車轅上的包裹裡掏出一個灰色的海碗,急急忙忙地過去裝湯。雖說做苦工的大多是下層人,但在萬藥堂當工,也算不得窮苦,所以哄搶這種事,倒不至於。馬伕沒怎麼等,不一會兒就打了滿滿一碗熱湯回來。他回到馬車邊,又從包裹裡掏出一個紙包,開啟取出裡面的一個黃麥的幹饃。
聞悟吃過一次黃麥,直接吃不好吃,只能拿來喂牲口,但是磨成粉之後,做成包子、饅頭或是餅饃,倒是可以拿來填肚子。
馬伕看起來卻挺滿足的,幹饃就著熱湯吃,喝起來‘呼呼呼’地,看著還挺香。
聞悟注意到,他一邊啃著幹饃,還一邊小心翼翼地用碗在嘴的下方接著,讓碎屑都掉在湯裡,不至於撒落地浪費了。
馬伕似有所覺,轉頭一看,卻只見聞悟坐在裡面看書,並無異樣,於是又繼續吃了起來。
翡翠白玉湯,青菜加豆腐,倒也貼切。
聞悟心裡一想而過。不過,自己是真被看作大少爺了。他嘀咕了一下。不然,不管吃不吃,即使只是出於禮貌,大小不得問一句?‘你不喝嗎’、‘你要不要喝’之類的。估計,馬伕早已習慣那些老爺少爺們另起爐灶,多問只會徒增尷尬。
兩刻鐘一晃而過,剛到未時,車隊準時出發。
馬伕將車廂的門檔關好,又檢查了一番,確保沒有什麼遺漏,這才解繩上馬。但還沒出發,身後的窗簾便掀開了。
聞悟伸出手,遞給他一小包乾果,“嚐嚐。”
馬伕愣住,下意識地接了。
聞悟放下窗簾,自顧往嘴裡丟了一顆果脯。黃琶的果子,酸酸甜甜的,生津消食,不過二三碎錢一包,量大管夠,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