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因始於心 第六十六章(第1/5頁)
章節報錯
八月中旬,仲秋。
民間亦叫仲月,意為八月之中,乃大興朝的傳統節日。本源於祭拜月神的祭月習俗,經流傳千年,融合了秋收豐慶、團圓、賞燈、賞月、賞花、祭月、祈福、吃月糕……等等諸多民俗演變而來,是民間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這一日,法定人民不必勞作,近則閤家團圓,遠則寄思故鄉,或是祭月賞月,或是賞花賞燈,喝桂酒,吃月糕,祈禱福運……
“唉——”
涼風輕拂,竹影‘沙沙’,飄落幾片黃葉。月下的庭院裡,曲紅靜坐於亭,形單影隻。她抬頭望著夜空,輕輕地嘆了一口氣。
今日是大節,萬藥堂早早就關了店,只留了幾個應急的藥士留守。內堂更是人去樓空,連後苑的下人們都各找去處了。
原本還有幾名丫鬟在,但是曲紅考慮到這重大的節日一年就一次,對所有人來說都有特殊的意義,所以放了她們假,讓家裡近的回去探親,家裡遠的或是沒有親人的就出去遊玩。於是,她就一個人待著了,雖有一桌的美食相伴,卻無興致。
萬藥堂的管事也是用了心,專門讓人籌備了節日的用品。雖然下人們大多不在,但一早就準備好了各色豐盛的菜餚,精緻的月糕、花餅,香甜的桂花酒,還在四處張燈結綵,又準備了一些漂亮的花燈,將整個後苑裝飾得充滿了節日的氛圍。
然而,這讓她更感覺冷清。後苑是為重要的賓客準備的地方,平日裡本就人少,除了侍衛、護院,就只有幾個丫鬟常在,這一過節,幾乎就沒人了。她斟了一杯桂花酒,淡黃的液體‘淅淅’,在月光下泛著金光,甜膩的香氣撲鼻而來。
“月映杯中寒,風過竹影冷。孰知仲秋日,最是寂寞人。”
曲紅低吟了一段,捻著酒杯,仰頭一口乾盡。
“怎麼就你一個人?”
“咳——”
突如其來的聲音,打了她一個措手不及,入口的酒水嗆到了嗓子眼,噴了不少出來,“咳,咳咳——,呼,咳咳,咳——”
聞悟從側廊走出來,手裡提著一個大橘做的小燈籠。橘燈,最早期的仲秋燈籠,民間的傳統手藝。做起來很簡單,找一個大橘子,將頂上的皮掀開一塊,小心取出來裡面的肉吃掉不弄破皮,然後在裡面點上一根蠟燭,再找幾根細線和一根棍子吊起來提著就成了。聞悟手裡的這只不知是誰做的,還挖了兩隻眼睛和豬鼻子,萌醜萌醜的,又有點恐怖。
“咳,咳——”曲紅捂住嘴,吸了幾口氣,惱怒地瞪著他。
“在做什麼?”
聞悟卻一點不自知,自顧自說地走進石亭。看到滿桌的美食,他有點羨慕了,“哇,這麼多東西,你一個人吃呀?”說著就將燈籠擱在石桌上,絲毫不避嫌,捻起一塊月糕咬了一口,邊咀嚼邊咕噥,“唔,好甜,唔唔,沒有我娘做的好吃。”
曲紅看他完全不客氣的模樣,又好氣又好笑,“那你回家吃你娘做的去!”
聞悟舔舔指尖,“吃過啦,吃飽了帶我娘出來逛逛。”
曲紅一怔,“你娘也出來了?”
“啊,她說好久沒出來看看了,想出來走走,我就帶她出來了,過節嘛,湊湊熱鬧。”聞悟盯著桌上的零嘴看了一圈,又伸手捻起一塊桂花餅,咬在嘴裡‘咔嘣’脆。
“那你不陪著你娘,跑來我這裡做什麼?”
“陪著啊,在外面呢。”聞悟指指後面。
“嗯?在哪?”曲紅抬眸看去。
“在荷塘那邊,不知道你在不在家,我就先過來看看。”聞悟又舔舔手指上的餅屑,“我叫她進來吧?”
“還是我出去吧。”
曲紅起了身,看他又提起橘燈,不禁好笑,調侃道:“你這手藝,倒是挺有個性。”
“嘿嘿,好看吧?”
“嘁——”曲紅一邊走一邊搖頭,沒有回答他,只是諷刺道:“別的不說,你這自我感覺良好的性子,確實無人能及。”
“這叫自信。”聞悟不以為然。
“呵呵。”
曲紅不想搭理他了。經過這些時日的相處,她太瞭解這學生了,跟他瞎扯純粹就是浪費口舌,還不如省一口氣養肺。
聞悟提著橘燈,左顧右盼,“怎麼只有你一個人了?其他人呢?”
“人家不用過節麼。”
“看不出來,你還挺體貼的嘛。”
“明天將藥理綱領抄一遍。”
“我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