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莫戌時,在比以往更加安靜的氣氛裡,一家人用完了餐。桃嫂進來收拾碗筷,聞悟就先回房了,他倒是想幫忙的,可桃嫂在這方面卻是很堅持,覺得要是讓主人家做雜務,便是下人不稱職。聞卿也想走的,但被婦人喊住了,估計得挨幾句訓。

聞悟打了些熱水,簡單擦洗了一下,然後對著鏡子照了照。剛才不曾留意,現在一看,臉上像被貓抓了幾爪似的,留下了好幾條抓痕。幸好多是皮外傷。雖然瞧著是破了相,但聞悟仔細看看,大多抓痕只是抓破了皮,不大礙事。

死丫頭,上輩子一定是屬母老虎的。

聞悟腹誹了一下。這接下來的幾天,怕是出門都要被人嘲笑了。如此怨念著,他拿了一本‘經絡譜’上床看了起來。

這都翻爛了。

聞悟翻了幾頁,才發現後面的書頁已經有些綿軟,缺邊少角的,有朽爛的跡象了。不過也難怪,這書還是母親在自己四歲還是五歲的時候買回來的,到現在已經有十多年,每日翻來覆去,還能保持大致的完整已經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百神啞人,羶鳩巨闕;氣關中曲,極根期門……”

經絡譜記載著人體的720個穴位以及與其相關的經脈,內容如教科書一般,相當無趣。聞悟默唸著,不多久就想打瞌睡了。實在不是他懶惰,只是經絡譜中的內容,他從四、五歲就開始接觸,早已爛熟於心,說是倒背如流都不過分了。

“唉——”

不到半個時辰,聞悟就將整本書的內容默誦了一遍。如此又反覆一遍,他實在堅持不住了,將書一扔,喪氣地哀嘆。

這樣真的有用嗎?

聞悟背得有些懷疑人生了。凡人想修行,第一步是要了解全身的穴位與經脈,而經絡譜就是其中最基礎的讀物。但是,從小到大,至少十年時間,別說瞭解,對經絡譜的內容,聞悟甚至都能倒背了,結果卻連覺靈的邊都摸不著。

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天資不夠,慧根不足?

聞悟往後仰躺,望著帳頂,眼裡是滿滿的絕望。修仙講求三根,慧根、靈根、悟根,所以自己是連修仙的門檻都沒資格邁入嗎?可是,別人就算了,那元浩呢?他算什麼?從小到大,他哪裡比自己聰明瞭?為何偏偏他就能夠覺靈?

難道,這就是貧富之間的差距嗎?

如果自己能夠像元浩那樣,大把大把的靈草填喂,還能請到半仙指引,是否還有機會?聞悟想著,卻是連連哀聲嘆氣。

即便如此,恐怕也難了。

凡人最佳的覺靈期大多集中在十六歲成年之前,一旦過了這個年紀,隨著身體的長成,體內雜質越多,可能性便會越來越低。而且,過了十六歲,即便能夠覺靈,年紀越大,資質就算是越差,未來的修行之路也會困難重重,難以寸進。

聞悟盯著蚊帳發了一會兒呆,而後坐了起來,穿鞋下床。

這時,外面已經黑燈了。不過,夜空無雲,月白風息,卻也明亮。

聞悟來到書桌前,拿起桌上的一個小錦袋,開啟將裡面的兩根萃靈草取出放在桌上。月光從窗外映進來,稍有些乾癟的萃靈草隱約散發著淡淡的微光。

萃靈草,又名月光韭。外形與韭菜略像,顏色翠藍,四季可長;葉子比韭菜葉要更細一些,且隨年份增長而增加數量。常見的萃靈草多是三葉,每多一年,便多一葉,如此類推。據藥典記載,萃靈草是凡世最常見的也是最低階的一味靈藥,它吸取夜晚的月光精華,透過白天的日照轉化為靈氣,儲存於莖葉之中。凡人服用,可以補充微量的靈氣。

這是修行的輔助之物,據說吃了之後,對於感悟靈氣大有裨益……現在想回來,聞悟覺得過去的十年更像是吃了一堆草。

如果真是草就好了。

聞悟又苦笑了一下。這玩意,雖說可以大面積種植,不算是什麼稀罕之物,但是因為至少得成長三年才可採摘,對生長環境要求又較高,種植風險巨大,因此一點都不便宜。而且,隨著年份的增長,價值還會隨之水漲船高。比如,別看這桌上的兩根‘草’有些乾癟了,絲毫不起眼,可要是拿出去外面賣,隨隨便便都能賣個七、八個銅錢。如果是剛採的新鮮貨,那就不低於一銀錢了,野外採來的還能更貴……

這些年下來,該吃了有幾百株了吧?聞悟粗略算算,從6歲起開始服用,家裡給的加上自己偷偷買的, 9年多的時間,每年得吃個五、六十株,總計得有個五百株了吧?若是按每株一銀錢的價格,那不得五百?夠家裡兩三年的開銷了。

早知道就全拿去賣了,還能減輕母親的負擔,不至於讓她連嫁妝首飾都要拿去變賣。想到這,聞悟就有些懊悔。不過,最恨的還是以前不懂事,整天做修仙的白日夢,經常嚷著向她要錢,甚至偷拿。越想,聞悟就越覺得來氣,‘啪’地自扇一記耳光。

汪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