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因始於心,緣來是劫 第四章(第2/3頁)
章節報錯
“不忙不忙……”小夥也不聽客人吹牛了,幾步走過來,咧嘴露出一排牙,笑道,“你剛下堂呀?唉不對,你偷跑啦?”
聞悟搖搖頭:“我今天沒去學堂。”
“啊?為什麼?”
“我想去萬藥堂。”
“啊?去藥堂做什麼?你生病了?”
“不是,我是說,我想去萬藥堂當工。”
“啊?”阿漢愣住了。
“嘿嘿,別這個表情,我都快十六歲了,等再過半年,就算我賴著不走,學堂也不會要我。”聞悟笑了笑,輕鬆地調侃。
阿漢看著他,然後也笑了,“你想好了就行,開心最重要嘛。嗯,不過,為什麼不考官試呢?先生們都說你腦瓜子好,只要好好用心,肯定可以考個文才當個官職的,這不比去萬藥堂當幾年學工強上百倍?還是說,你有別的好路子?”
“有想過,不過,你知道我娘身體不好,我想學些藥理,以後能幫上忙。”
“喔,嘿,那也行,你腦子靈光,說不定還能當個藥士呢,那就更牛氣了。”阿漢很開朗,轉眼之後就變得樂觀了。
“希望吧……”
“阿漢,阿漢!你在……”這時,裡面的掌櫃叫了兩聲,有些惱火地走出來。見到聞悟,她小愕一下,“誒?聞悟來了呀。”
“阿姆好。”
“好,好,你坐啊,阿漢,怎麼不叫聞悟進來坐呀?”
“哦……”
“不用的,阿姆,我跟漢哥聊一會兒就回去了,要是你們忙,那我改天再來吧。”聞悟有些不好意思。這掌櫃不是誰,正是阿漢的母親,圩市人稱酒二孃,或者二孃。具體的名字,聞悟就不清楚了,只知道阿漢的父親的名字叫任二,在他四、五歲的時候就死了,他娘接手經營這家小酒館,風雨無阻十多年,大家都是一直這麼叫,從未聽過別的稱呼。
由於都是沒有爹的孩子,聞悟跟阿漢在學堂的時候就玩到一起了,雖然阿漢比他大兩歲,不過並不影響雙方成為彼此好友。所以,從小到大,酒二孃可以說是看著倆人長大的,人又親切,聞悟叫她‘阿姆’,就有點類似伯孃的意思。
“哎,我這小地方能有多忙,你們聊吧,坐下來聊,別乾站著,我去給你拿點小吃……”說著,酒二孃又笑了,打趣道:“酒就不能喝了,喝些茶水吧,等你長大些二孃再請你喝酒。”
聞悟連連搖手,“真的不用,阿姆,我……”
“要得,要得!”阿漢卻一把按住他肩膀,使勁給他打眼色。
聞悟頓時哭笑不得。這傢伙,要麼是幹了壞事,要麼想偷懶,不然絕不會這麼積極。
阿漢走到旁邊做個樣子使勁擦擦桌子,笑嘻嘻地唱道:“客官,這邊請!”
聞悟翻個白眼,“你是不是又給你娘惹麻煩了?”
“哪敢啊……呃嗬,不就喝了她幾兩酒嘛?多大的事。”
“呵呵。”聞悟嗤之以鼻。打從記事起,自己這位朋友就是個酒罐子。幾兩?沒有一兩斤不夠他潤喉,不是好酒還不要。
“誒,別說這個,說回你唄,你打算啥時候去藥堂?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