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銅都城之亂(第2/3頁)
章節報錯
於大牛道:“那是,咱們王府裡裡可是高手如雲,王爺麾下的能人異士不盡其數,還有那熊將軍你也是見過的,就是那日手持巨斧喝退刺客的獨眼大漢,也是十分厲害呢。”
王善之一聽,心中暗道:
“原來那人便是今日領兵的熊將軍,再加上這孫靈超,這次東去平亂我若想從中渾水摸魚,怕是難了。”
王善之正在思索,只聽那副侍衛長孫靈超喊道:
“全體上馬出發,目標銅都城。”
聲音大如洪鐘,鏗鏘有力。
············
自銅都城民變造反已過了八日,此時距銅都城一百里處,浩浩蕩蕩一隊鐵騎正向著銅都城的方向進發,一路駛來塵土飛揚,鳥獸驚散,甚是壯觀。
那騎兵個個臉上都是殺氣騰騰,身著錚亮的盔甲,腰跨三尺朴刀,揹負桐木精盾,即使下馬迎戰,也無不可。
這一萬鐵騎皆是由西陽城守軍組成,乃是西平王的嫡系部隊,銅都城民變叛亂之事對於西平王的起兵關係重大,已至他也下了血本,以速戰制敵。
王善之等一干侍衛位於大軍之後,由副侍衛長孫靈超帶領,分散開來。
一路過來,皆可看見逃離家鄉的流民,多則幾百人,少則數十人,四處逃難。可這些流民在王善之看來,卻發覺似乎有哪裡不對,可一時也想不出來。
大軍又向前行駛了多半日,因皆是騎兵,所以速度也是十分之快,在距離銅都城六十里處那熊將軍傳令安營紮寨,並派探馬前去刺探此時城內情況,以便提前做好部署準備。
天色漸晚,星辰高掛,偶有烏雲蓋過月光,也只是讓如潑墨般的夜空更加黑了罷了。
營地內的帳篷已安扎完畢,此時篝火燃起,火光沖天,那些士兵正未作在一個個篝火旁,煮著食物,烤著火,來驅趕連日來的奔波勞累。
營地中間最大的一處軍帳乃是帥帳,此刻帥帳內燈火通明,熊力熊將軍與副侍衛長孫靈超立於一沙盤前,旁邊有一人正在對著二人講解著什麼。
這人年歲約莫三十出頭,一身軍中輕甲,卻又比平常士兵所穿著的輕甲華貴一些,腰間懸著一把三尺長的寶劍,長的也是十分威武精練,卻稍稍有些緊張。正對熊將軍道:
“大人,如今我等駐軍駐紮在銅都城城南二十里處,約有一萬士兵。”
他看了熊將軍一眼,頓了頓又道:
“銅都城地理偏僻,北部與於秦山山脈接壤,南部有我方一萬步兵駐守,也是無恙。
而銅都城以西曆年來皆是官兵行軍必經之地,故各處關卡守兵也是多不勝數,咱們只用把大軍紮在東邊,就將這夥叛賊圍困在銅都城內了。”
熊將軍聽罷,又看了看面前的沙盤,向著那人問道:
“梁總兵,如今城內情況如何?有多少叛軍?多少平民?城內糧草又有多少?這次事情又因何而起?
還有,銅都城內外本有駐兵一萬五千餘人,為何如今只剩下一萬人了,那五千人哪去了?你快如實一一說與我聽。”
那梁總兵聽罷,臉色已變得十分難看,突然跪於熊將軍面前,慌忙道:
“末將萬死,只因那新上任的銅都城城主貪得無厭,剋扣軍餉,又強徵民眾重稅,搜刮城內美女,導致民不聊生,百姓也好城內守軍也罷皆是哀聲載到。
而統領著城內五千士兵的副總兵看準情況,順勢揭竿而起,帶領手下兵士又聚集那些平民百姓,才一舉造了反。
銅都城城主在叛亂中葉不知所蹤,城內如今有叛軍約兩萬餘人,而城中糧草可供半年使用。”
說罷這梁總兵已是大汗淋漓,跪在地上頭也不敢抬起分毫。
熊將軍一聽,已氣的身子發抖,怒喝道:
“混賬!如此要事為何不提早稟來,好你個梁總兵,耽誤軍情,誤了大事你有幾個腦袋讓王爺砍?管教手下無方,導致手下將士叛亂,難不成這造反之事你也有份?”
而立於一旁的孫靈超方才聽完梁總兵的敘述也是眉頭緊鎖,並未言語。
“末將不敢,叛亂之事末將之前卻是不知,只怪那銅都城主貪得無厭才導致此次叛亂。將軍明察秋毫,可一定要為末將做主啊。”
此時的梁總兵早已面容失色,不停的磕著頭,哪裡還有剛才半分的威武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