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錢送回了家裡,他這心裡才算踏實了下來了。

隨著天氣的漸漸轉熱,工地上一片驕陽似火,火辣辣的太陽照在身上,身上的皮都曬爆了,每個工人拿著一個大水杯,水杯裡盛的是工地上燒的綠豆湯,幾乎每一個人都是以此來解渴的。

一旦到了晚上,工棚裡憋悶極了,一天的陽光早就把公棚曬透了,那簡直就是睡不著覺呀。

整個工棚就像饅頭房一樣,熱氣騰騰的難以讓人忍受,不過,不忍受也沒有辦法,這就是當時的環境,幾乎保定周圍所有的工地都是這個樣子的。

繁重的體力勞動,這再加上吃不好,睡不好的,工人們都變得精神萎靡了起來。

王東良默默地忍受著這一切,艱難地混著日子,就是這樣艱苦的環境,王東良也早早地入睡了。

一天的工作也太勞累了,就是不想睡覺也沒有辦法呀。

樹上的蟬半夜裡還發出吱吱喳喳的叫聲,給勞累一天的人們添著麻煩。

現在正是天氣最長的時候,每天五點工人們就早早地上了班了,下班的時間也改到了十一點了,就是為了措開中午的陽光。

下午兩點上班,一直幹到七點半才下班,這一天整整工作十一個半小時啊!

什麼人誰能受得了呢?

可是受不了又有什麼法子呢?

每天都是這個樣子,好在每天到了晚上,工地門口有一個擺攤兒賣飯的,這給工人們帶來了一些便利了。

工人們花上五塊錢,來上一瓶兒冰鎮啤酒,另外弄上一個小冷盤,這就是對自己一天工作的獎賞了。

每天的工作都是那樣枯燥乏味,除了重體力活兒,還是重體力活兒。

輕巧的活兒可以說是一點兒也沒有,吃飯之餘,一個河南工友給人們講了個笑話。

在東北的哈爾濱的一條大街上,一個乞丐要飯走到到了工地兒上了,工地上幹活兒的小工兒說:“唉,我說夥計,你這麼年輕輕的要什麼飯呀?

一會兒我給我們的工頭兒說說,你乾脆在我們工地兒上幹活兒算了。

你看這有吃有喝的,每天還能掙二三十塊錢,你看這多好呀。”

乞丐聽了一翻眼皮。

“我說你拉倒吧!我要飯就夠丟人的了,我如果再在你們工地上當小工的話,那不就更丟人了嗎?

這個活兒還是你們自己幹吧!

我可不當這個勞改犯呀!”

要飯的抬抬屁股就走了,那是連頭也不回呀。

透過這個笑話,充分體現了當時打工的心酸,掙錢的艱難。

打工的人為了嫌丟人,一般的情況下都不願意出門兒,生怕被人們瞧不起呀!

當時打工的人,尤其是在工地上打工的人,每一個人都覺得低人一等。

然而被生活所迫,又不得不從家裡溜了出來,這就是生活的無奈呀!

安徽的工人小趙兒一邊啃著饅頭,一邊哼起了安微小調兒了。

“有女莫嫁打工郎,一年四季守空房,奴家我在家中慢慢地等呀!

郎回來了,帶回來了一堆破衣裳。

我小心地把我的郎君來問呀!外出的生活是不是累得慌!

我的郎君望著我一陣憨憨的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