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管事跟林管事兩人,齊刷刷的站出來,替謝毅解釋:

“的確是這麼一回事,並非謝管事私自做主,這事小人和林管事都知道,也派人同東家您請示過。”

“對對對,的確是這樣的,還請東家您莫要怪罪謝管事!”

月驚華細細的回想著,前兩天好像是莊子裡有人去酒樓找過他們。

當時正在同三哥他們商討,關於境虞、境玄兩地,建立藥園的事情。

見他們這般緊張,月驚華笑著擺了擺手:

“幾位管事誤會了,我並沒有覺得謝管事的決定有何不妥。”

這個地方的孩子,差不多七八歲,就會跟著家裡的大人下地了。

現下境藜等地都發生了規模不小的人口銳減情況,導致很多人都吃不上飯。

有個能幹活的地方,混口飯吃也是好的。

所以月驚華擬定協議時,一開始也沒有將年齡定的很死。

只要過了十五歲,就可以簽訂協議,有父母替其簽訂即可。

但還是會有很多孩子年齡並不在這個範圍之內。

“我是在想這些孩子以後的出路!”

“出路?”

幾人齊齊的看向月驚華,一臉的不解。

沈瑾鈺只是微微挑眉,隨即便又恢復如常,眸底越發的柔和。

“是啊。”月驚華心有餘悸的點了下頭,若只是填飽肚子的話,月驚華有信心,也可以養得起這些孩子。

但孩子們總會長大的,總不能養他們一輩子吧,總得有一技之長才行啊。

“他們的父母同咱們藥園簽訂了勞務協議,他們既然願意來到藥園,願意替藥園幹活。

咱們自然也應該極力的容納他們,在不違反協議內容的情況下,給他們最大的幫助,所以我想在咱們藥園建立一個學堂。”

“學堂?”幾人更糊塗了,請工人幹活,還要建立學堂。

這還是藥園嗎?

相對於孟林兩位管事,反應最大的就是謝管事了。

他是讀書人,有參加過鄉試大考,對讀書的事情,自然是比其他人上心了。

“東家您說建立學堂,這是不是再考慮考慮,畢竟咱們這莊子是藥園,不是善堂啊!”

“我當然知道。”月驚華要建立學堂,是經過再三思量的,並非臨時起意。

“要致富先育人,這是恆古不變的道理。我們在藥園建立學堂,可以讓工人們的孩子都能讀的起書,讀得好書。

從而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的,替藥園幹活豈不更好?”

幾人一聽這話,都覺得甚是有理。

“東家您說的不錯,但不知這學堂要如何建立,又該如何”

“自然是以工人們的孩子為先,年齡上暫定六歲,至十六歲之間的孩子。

這件事情,便交給謝管事來做吧。”

“……”

傍晚,一輛樸實的馬車,飛快的出了莊子。

馬車上,月驚華靜靜的靠在沈瑾鈺的懷裡,愜意的享受著這一刻的美好。

驟然間一陣吵鬧聲響起:

“哎呦……我的腿啊,可疼死我了……你們怎麼趕車的……眼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