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去處(第2/2頁)
章節報錯
有宋一朝,大宋商人比外國商人更加活躍,要知道,宋代的船隻已經航行於印度洋各地,包括錫蘭、印度次大陸、波斯灣和阿拉伯半島,甚至達到非洲的索馬利亞等地。
其實劉文昊的本意,就是想多賺點錢,然後再把那些錢換成糧食,畢竟在這個年代,糧食才是硬通貨。
如今玻璃廠造的玻璃非常多,倘若不把這些賣出去,再多也無濟於事。
但僅僅只是賣給河東亦或是江南,顯然也不現實,畢竟那些地方今年也不太穩定,況且河東現在就只有太原這麼一座孤城,他們又能賣給誰?
而在聽了李岸的解釋以後,劉文昊卻非常高興。常言道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就見劉文昊興奮的點了點頭:“大人所言甚是,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就該往外多走一走!”
說到這裡,劉文昊似乎又想到了另外一件事,因為早在他剛剛就任知府之時,他就在系統商城裡,透過簽到點兌換了一些農作物種子。
雖然經過大半年的推廣耕種,這些農作物長勢都不錯,但那也僅僅只是一些很普通的莊稼。說白了,平時很少有人會吃,只能說在戰時或者鬧饑荒的年代用來填填肚子還差不多。
話說遠了,就見劉文昊讓彩雲拿過來一張紙,而後他便在那上面畫出來一個類似於紅薯的東西。
在聽到李岸說江南有商人去過印度,劉文昊頓時來了主意:“大人,這個可是好東西,如果能在南毗國見到它,務必要多多的帶回來一些……”
李岸看著劉文昊所謂的畫功,頓時有些懵了,這小子畫的是什麼?
也不能怪老滑頭看不懂,畢竟在那個年代哪有什麼紅薯一說。要知道,紅薯的原產地是墨西哥以及從哥倫比亞、厄瓜多到秘魯一帶的熱帶美洲。
後來經西班牙的水手,把它攜帶至菲律賓的馬尼拉和摩鹿加島,再傳至亞洲各地。
“子明啊,老夫實在看不明白,這個到底是什麼呢?”
看到李岸的模樣,劉文昊立即解釋道:“大人,這東西叫紅薯,可不要小看它,只要有了這個小玩意,到時候用它來充飢,可是比一般的豆子都美味!”
聽到劉文昊如此一說,李岸可不敢有半分質疑,因此把紅薯的事情當做了重中之重。而後,這兩人又聊了聊有關宋金之間的事。
接下來,在劉文昊的安排之下,李岸便準備派人去往福建路或者廣南東路建一個造船廠。而隨著李岸要前往這兩個地方之時,劉文昊也開始給自己謀劃著後路。
首先來講,劉文昊真的不願意以什麼一己之力去改變整個歷史走向,而且此時的歷史程序似乎比原來真實的歷史更快了一些,因此他真的不敢把自己所有的身家性命都賭上去。
畢竟現在的劉文昊可不是孤家寡人,而是有著一大家子呢。再說了,現在他的嬌妻可是有了身孕,能做一些相應的手段,還是要防一下的。
“昌國縣?崇明縣?還是瓊州亦或是琉球呢?”四個地方分別對應的是四大島嶼,也就是後世的舟山島、崇明島以及海南島和臺灣島。
這些都是劉文昊最想去的地方,也是他為自己謀劃的後路之一。雖然他知道,大宋不是被金國所滅,但僅僅一百多年以後,蒙古的崛起更是個不可更改的歷史!
所以,劉文昊清楚,覆巢之下無完卵,自己必須在有生之年,甚至是最近幾年就得把這個後路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