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男人之所以忠誠,是因為背叛的籌碼不夠。

歷數歷朝歷代,士大夫向來注重名節,講究忠臣不事二主。為什麼在大宋年間十分推崇武聖人關羽呢?這是因為關二爺曾經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忠義精神!

歷代以來,一直把有過變節行為的官員列入“貳臣傳”而打入另冊。

但話說回來,五千年華夏,改朝換代快如走馬觀花,歷史煙雲中,所謂名節,所謂忠誠所謂忠義,難道就一定非要有一個什麼客觀公正的標準或尺度嗎?

這答案當然是沒有!

數千年來,王朝更替迴圈,大多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城頭變幻大王旗!

所以,這所謂的名節根本就沒人分得清,而那所謂的忠誠和忠義,也沒有什麼史書能夠講得明。

這麼說吧,歷史總是由勝利者所書寫,從來都是成王敗寇。這道理後人都懂,但就不知那張閣老到底明不明白。

也有人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先不管張孝純和文軒到底在張府密謀了什麼,同一時間的西城,守城軍民卻是在老神醫的號召下,熱火朝天的同那瘟疫抗衡著。

而唐芸馨和李岸一干人等,不知怎麼回事,回往西城的路途竟是出奇的順利,甚至兩千人馬所攜帶的糧草竟一丁點都沒有損失。

按照之前和劉文昊的約定,這一下,唐家二小姐,唐家寨的二魔王被記為首功一件!

可這邊還在忙著給唐芸馨慶功,但東城那裡卻打的如火如荼!當然,西城這裡還有完顏迪烈和李值的大軍。

不過他們對於西城,每天只是象徵性的攻打一番,就像是應付交作業一樣。

一連數日,天天如此!

本來自從唐芸馨等人回到西城之後,劉文昊和李彥仙就已經知曉了東城的事情,但現在他們也是有心無力,畢竟完顏銀術可在轉攻東城之時,早已做出了相應的部署。

再說了,負責守禦東城防務的可是名將王稟,劉文昊又有什麼可擔心的呢?

唯一讓他有些惦記的,其實只有唐德安老兩口。也是,如今唐家三子二女,除了唐老爺子的幼子唐麟,子女都不在其身邊。

況且東城現在已經和銀術可的大軍交上了手,劉文昊怎能不掛念呢?

另外,再說說唐芸雙,這丫頭經過老神醫的診治,又被劉文昊悉心照顧,身體終於一天天的康復起來。兩人也算是患難之中見了真情,所以也就只等著那丫頭身體康健。

大宋靖康元年十一月初五,和往常一樣,今日完顏迪烈和李值的大軍又來“騷擾”,就像劉文昊每日簽到一樣,像是打個卯,然後就撤。

不過細心的李彥仙卻發現了一些怪異之事,於是連忙令部下將劉文昊請到了城頭上。

“大人,你看金軍今日怎麼有些不對呢?”

李彥仙之所以會這麼一說,完全和金軍的攻勢有關。往常的時候,即使像交作業,但金軍還是會象徵性的打一打,可是今天,他們僅僅只是露了個面,就回轉了陣地之中。

看這樣子,難道他們今天想要蓄勢強攻不成?

的確,當初完顏銀術可大起砲車,不就是用的這個戰術嗎?

說起這事還真有點新鮮!西城將近十萬軍民,這幾天要糧有糧要人有人,還真是手癢了!

沒等劉文昊開口,一旁的譚明喜則是說道:“我聽聞李值在轉投金狗之前曾代理威勝軍,也正是因為威勝軍的駐軍,他才一下子成了銀術可的座上客。不過在金營,李值過得並不如意,不僅沒什麼地位,反而還被同為降軍的李嗣本穩穩壓住一頭……”

說到這裡,劉文昊也是點了點頭,對於李值的遭遇,他也表示同情。因為李值確實挺不容易的,若不是朝廷當初派範訥充任河東宣撫使,估計李值也不會就這麼背上李逆的罵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