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白蓮教(第1/2頁)
章節報錯
太原由於歷史原因,特別是在完顏銀術可的鎖城法面前,被徹底的分割成了東西兩部分。
隨著銀術可的一聲令下,由奚族工匠組成的砲車陣地,再一次拉響了攻城的序幕!
雖然金軍大帳中也有瘟疫流行,但也只是在偏遠的李嗣本部。按照銀術可和文軒等人的構想,今日攻城,別看戰線拉扯的很長,看似有二十餘里,可正兒八經來講,東西兩面卻能同時開花!
這幾日,太原西城忙著抗疫,而金軍卻沒閒著。從最開始文軒弄出來這麼一個勾當之後,他們就已經開始著手準備進城!
或許用銀術可的話來講最為恰當不過,那就是要城不要人!
只是按照文軒的構思,攻城應該是發生在數日後,畢竟瘟疫一旦流傳開來,這幾天正是爆發的階段。
而文軒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是因為他還有個後手。原來他能搞出這麼一套“生化戰”,其實都是有原因的。
據傳,當年文彥博在位期間,河北貝州發生了一起聲勢浩大計程車卒起義。
起義軍領袖王則,出身於涿郡,本是個農民,後來參軍入伍,官至宣毅軍小校。
或許在當時,社會矛盾就已經十分突出,所以王則利用彌勒教,發動貝、冀、德、齊四州士兵,於慶曆七年冬至起義。並在攻取貝州後,建國安陽!
這一段歷史,也許是大宋歷代皇帝都不願提及的。畢竟在仁宗年間,天下本就很太平。
話說遠了,還是說說當時的情況,自王則建國後,宋仁宗以文彥博為河北宣撫使,領兵攻打貝州。
在當時,大宋的禁軍其實並不比現在強,甚至可以說,禁軍在那一年就已經爛到根上了。而文彥博雖然坐上了宣撫使,手中握有二十幾萬禁軍,但對於王則的起義軍卻沒有任何辦法。
而且在慶曆七年年末,河北又迎來了百年不遇的雪災,一時之間,河北禁軍面對起義軍更是雪上加霜。
在萬般無奈之下,文彥博便從一個彌勒教的信徒手中,搞來了瘟疫的經方。
說起彌勒教,這裡還得囉嗦幾句。
彌勒教,又叫白蓮教,原來,自唐、宋以來,隨著絲綢之路的暢通,一種叫做摩尼教的波斯宗教傳入國內,並且贏得了極多信眾。
從史書中看,白蓮教特別喜歡造反,誰當權就反誰,他們的理想很簡單,就是想讓摩尼教中所謂的光明神戰勝黑暗神,從而建立人間天國。
同時,白蓮教還認為,這個光明神就是佛教中的“未來佛”——彌勒。彌勒佛會接替如來佛,將百姓從水深火熱的統治中解放出來。
所以,為了讓彌勒佛早日降臨,白蓮教教徒們在未來一千年裡發動了無數次的造反。
舉個例子來說,宋朝仁宗年間的王則起義,再到不久之前宣和年間的方臘起義。可以說從北至南,席捲大宋各州府,都有白蓮教的影子。
瘟疫,雖然是自然中的產物,可是白蓮教的信徒們,在若干次起義之中,也或者是說,在經歷了若干次殺戮之中,意外發現的產物。
再後來,文彥博在萬般無奈之下,只能靠著那個信徒弄來的瘟疫,將王則的起義軍徹底的鎮壓了下去。
就這樣,製造瘟疫的方法,以及預防瘟疫的經方,一起到了文彥博手中。
眾所周知,文彥博乃是千古名相,或許這也是他一生之中的黑點所在。因此,在用這種手段殘酷的鎮壓了王則起義軍不久之後,他便把這個方法永遠的埋在了祖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