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不明所以(第1/2頁)
章節報錯
對於瘟神,有人說是來自上古。據傳,黃帝的孫子顓頊氏有三個兒子,死後變成了三個疫鬼。
三人一居江水,是為瘧鬼;一居若水,是為魍魎;而最後一居人宮室區隅,善驚人小兒為小鬼。
但瘟神一說卻是來自於隋朝,據史料記載,說是在隋文帝時期,文帝做了一個夢,他夢見空中有五個人,身披五色五瘟使袍。
文帝驚醒之後,叫來太史張居仁問道:此為何神,主何災福?
當時的太史公張居仁說,五位力士為五位瘟神,會帶來瘟疫。文帝聽罷此話有些驚恐,於是下旨開始修建祠堂,供奉五位瘟神。
就這樣,瘟神一詞便正式的進入了歷史之中。
或許對於瘟疫,歷朝歷代都不陌生,因為平均下來,每隔數年就會有一次瘟疫出現。然而即使各地時常爆發瘟疫,但在當時的情況下,無論是什麼大夫郎中,對此都束手無策。
說句不好聽的,能在瘟疫中倖存的人,千百人中只有一兩個而已。
當然,在瘟疫來臨之際,古人通常會敲鑼打鼓,甚至燃放爆竹來祭祀瘟神,從而乞求上蒼,收了瘟神。
但真正意義上來講,祭祀瘟神就能行嗎?
答案顯而易見,哪裡有什麼瘟神?
太原西城的瘟疫是從王善麾下的義軍開始的,因為實力不濟,所以很多老弱病殘只能負責清理戰場上的屍體。
在這麼一個年代,哪有什麼防護的意識,特別是在這麼一個時期,死去的人又那麼多,大多數人見到屍體通常是見怪不怪。
就這樣,很多人在不知不覺中被感染。他們開始時是身上先隆起一個小包,堅硬如石頭,顏色微紅,觸碰會很痛,不久之後,人就變得全身發熱甚至胡言亂語。
起初大家不以為然,因為此時已經到了冬天,雖然沒有下雨,但在寒冷天氣的侵蝕下,抱團取暖的人們染上個風寒也十分正常。
可他們卻並不知道,他們已經沾染了瘟疫!
古人聞疫色變,因為對於瘟疫根本就沒有特效藥!
一旦患上瘟疫,有的當天就死,有的第二天死去,這都是十分正常的。
劉文昊在這一刻根本就不知道義軍之中發生的事情,在和吳青雲以及皇甫秋寒暄過後,已經到了凌晨三點多的時候。
說句題外話,吳青雲和皇甫秋這一次前來,不僅僅只是為了看看劉文昊等人,更重要的則是替王稟帶來的訊息。
原來,東城此時的糧草也不太多,但身為倉司判官的李岸卻早有先見之明,在他的倉司之中,還有一部分餘糧。
所以張孝純在得知西城的難處後,便打算讓李岸將那一部分糧草伺機運過來。只是此時東城的防務也是捉襟見肘,也正是因為如此,王稟便想著讓劉文昊自己想想辦法。
這一下問題就來了,知府衙門不是不幫你們,糧食,有,但你得自己抽時間去拉。
不是王稟不近人情,而是東城面臨的壓力也不小,根本就抽不出人來!
當然,這也和李岸有關,那廝哪裡是什麼先見之明,分明是想借著這個特殊時期,中飽私囊!
此時大家心裡都明白什麼意思,心照不宣之下,劉文昊也就應下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