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劉文昊所料,那所謂的援軍,確實是完顏銀術可聽從高慶宏的建議而派來的疑兵。

不知不覺天已破曉,在看穿了金軍的意圖之後,接下來,他們便開始組織軍民增修樓櫓,加固城牆。

然而在經過一夜不休不眠的勞碌之後,但卻並沒有發現金人進攻的跡象。這一下,無論是劉文昊還是守城的諸多將領,都紛紛的皺起了眉頭。

“金狗在玩什麼把戲?”

西城靠近城門的一間大宅,如今已經成了臨時的指揮所。沈良早已不是當初那個小將,在經過招募王善之後,他已經逐漸的成長為平晉鄉軍不可或缺之人。

眾人七嘴八舌,紛紛發表著自己的看法,可即使說來說去,還是不知所以。

昨夜銀術可派來疑兵,冒充大宋援軍想要詐開城門,未果之後,竟會不動聲色起來,誰也不知金人在搞什麼名堂。

“先不管金人到底在想什麼,咱們首要還是得開浚濠河,建造禦敵器械……”

還得說是讀過書的人,在這麼一刻,頭腦依舊冷靜,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

聽譚明喜這麼一說,劉文昊也下意識的點了點頭,不過他卻把目光放在了一旁的城防圖上。

太原西城並不像壽陽那麼簡單,所以在這裡,劉文昊並沒有弄出來一個沙盤,因此,只能看著城防圖,說出自己的看法。

王善是第二次參與這樣的會議,只是在這一刻,那曾經的江東巨盜卻並未開口,只是在那裡不停的點著頭。

或許在他看來,眼前這個年輕的招討相公的確有點能耐。

此時就見劉文昊指著城防圖說道:“我覺得咱們應該擴大防守範圍,在這幾個險要之地,再建幾座堅固的堡壘……”

劉文昊所說的非常有道理,畢竟西城的面積本就不大,況且對於城防而言,他手指指向的位置絕對是最佳之地。

沿護城河修築縱橫相連的箭樓,並且沿河挖掘壕溝,密植拒馬,以抵禦金軍騎兵的衝擊。這樣,絕對能形成一套新的防禦體系。

譚明喜的嘴角邊不覺露出了一絲敬佩的神色,其實這個道理他又何嘗不知,只是未能如劉文昊一般闡釋地如此清楚。

但在這一刻,問題還是出現了,畢竟太原軍民面對金軍已經自顧不暇,哪有那多餘的力量去搞什麼城防呢?

當然,劉文昊的意思還是在王善這裡,畢竟他此次下山,帶來了十數萬生力軍。只是這裡還有個瑕疵,就是雖然有了一些人手,可太原城中的糧食確實是個難題。

想著馬兒跑又不想馬兒吃草,哪裡會有這麼便宜的事?王善軍中的餘糧也不多,說句不好聽的,現在太原西城的糧食,能不能撐上十天都兩說。

讓大家餓肚子去搞什麼城防建設,那豈不是逼著他們去投降嗎?

還有,王善手底下的義軍也好,流民也罷,其實大多數都是原代、忻二州人士。之所以隨著王善上了太行山,和降金的李嗣本以及原忻州知府賀權有著很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