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出現城池開始,古人便把軍事、政治和文化融入到了城池之中。但城池其實是兩個詞,城是城市和城牆,而池就是水池、護城河之意。

太原被完顏銀術可分割成了兩部分,然而無論是東城還是西城,都擁有十分寬廣的護城河。

首先來講,護城河有自救功能,不僅能防範敵人的火攻,還能滿足城裡用水的需要,最主要的則是其本身自帶的防洪排澇的功能。

可以說,護城河是古人城池之中最大的水利工程。

另外,挖護城河的泥土可以燒磚填土、修城牆,如此一來大大節省了修城牆的成本。

在和平時期,可以控制進出城的通道數量。而在戰時,護城河的用途主要有二,一是防止敵方攻城器械靠近城牆,第二則是可以減少敵方士兵靠近城牆的可能性。

別看護城河十分簡單,但它確實能夠迫使敵軍攻城的選擇性減少了很多。要知道,護城河離城牆的距離並不是以弓箭殺傷距離而定的,若不是因為有這麼一個人工開鑿的“大河”,估計每個城池都不會那麼堅固。

完顏銀術可是女真名將,雖然大金國的鐵騎不善於攻城拔寨,但經過十數年的摸爬滾打,此時的金軍已經具備了很多攻城的經驗。

所以,在決定攻打太原西城之前,銀術可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填平護城壕,引出了護城河裡的水。並且在這條護城河的上游,又將河中的水全部做以攔截,從而做到在真正意義上的斷水。

沒錯,太原西城五里外的石橋所在之地,正是西城護城河的源頭。銀術可在石橋上布以重兵,在攔截護城河的水以後,那裡的把守不亞於金軍的後勤基地。

然而即使這樣,銀術可還是覺得不大穩妥,因此,在剛才發現有宋軍小股騎兵衝向石橋後,他還是將自己的長子阿圖魯派往了石橋進行策應。

本來最開始的時候,阿圖魯是想和戰陣之中的李彥仙一決雌雄,但聽到老爹的命令,他也沒了辦法,這才不得不帶兵趕往石橋。

這樣一來,銀術可才真正的放下心來。但面對此時猶如洪水一般的巨浪,他還是懵了!

“這是怎麼回事?阿圖魯呢?石橋守軍何在?”

此刻怕是沒有人知曉這個答案!

石橋那裡建有數道水閘,攔截蓄水將近兩個月,可想而知,這水流此刻會有多麼巨大!

若不是金軍撤退的快,估計關二爺曾經一手導演的水淹七軍又會拉開帷幕!但即使如此,還是有若干腿腳慢的,瞬間便被“洪水”所淹沒!

現在問題又來了,正如銀術可的疑問,那阿圖魯不是親自率軍去了那裡嗎?除了數千石橋守軍以外,阿圖魯也是率領數百親衛一同過去的。他們難道都遭遇了不測?

不可能啊!半個時辰之前,宋軍小將率領不到一百騎衝往石橋,現在就是打死銀術可他也不信,不到一百騎能夠突破石橋的重重關隘,甚至還能將石橋的水壩給破壞掉!

這太過於匪夷所思了吧!可要是不信這個邪,現在那滔天的巨浪又是從何而來?這該怎麼解釋?

時間回到半個時辰之前,絕世猛將楊再興奉命破壞石橋,打算以圍魏救趙之姿,吸引金軍主力,從而為李彥仙創造機會,毀掉金軍的砲車。

但戰場的變化實在太快,以至於現在的太原城外,已經完全打亂套了!

也是,除了李彥仙、楊再興二將率領的四百餘騎刻意攪動局勢外,還有王善和沈良帶來的數萬生力軍。

因此,兩個多月的西城保衛戰,在這一刻算是達到了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