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善治軍頗嚴,雖是匪身,但相對來講,他們這一夥匪寇純屬義匪。

河東地區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說是河東亂不亂,王善說的算!

這話雖然有些大了,但事實也相差不多,畢竟王善手底下的匪寇足有數十萬之多。

這麼說吧,你看邵興和邵翼兄弟手底下的匪賊多吧,可對於王善來講,他們根本就形不成什麼火候。況且究根結底的說一下,邵家兄弟本來就是王善曾經的部下。

可想而知,這王善的實力究竟有多麼大。

當然,即使他再強也強不過金人。早在代州淪陷之時,為了不給金人賣命,他便把大部分匪寇都遷進了大山裡。

這樣一來,王善手底下雖然少了一些弟兄,但火種卻並未熄滅。

而今天之所以從那大山一路南下,其實正是因為沈良的拉攏。

如果是真實的史實之中,王善那一夥流寇現在並未在河東多做停留,而是轉戰汴梁,最後被宗澤老將軍說服,共同抗金,從而留下了許多美名。

不過王善的結局卻不怎麼好,在宗澤老將軍去世之後,他因為被時任東京留守的杜充所不容,後來杜充更是派嶽武穆擊敗了王善所部。

就這樣,不得已之下,王善在最後還是降了大金。

劉文昊雖沒有熟讀歷史,但對王善其人還是有過了解,所以曾經還特意給沈良單獨授意過,讓其找機會和王善接觸一下。

因此,沈良這才冒著偌大的風險,更是數月間都不曾和劉文昊聯絡,最終不負所望,成功的拉攏了王善。

當然,在這裡也和劉文昊的名頭有關。是啊,這小子不是有個朝廷的任命嗎?別看在朝堂裡,對於劉文昊那個“兩河義軍招討副使”的頭銜沒人在意,可是在兩河地區,特別是在這些所謂的義軍那裡,劉文昊就是他們心中的老大!

話說遠了,單說王善在聽到沈良的話以後,立即朝著後方揮了揮手。

僅僅只是片刻,在這眾多義軍的身後突然出現了一隊人馬。

這是王善賴以生存的本錢,也是被他視為絕對精銳的麾下!

現在西城的城門已經大開,金軍也跟不要命一樣瘋狂的往裡衝著。此時不僅沈良著急,就連王善也是一樣。

他帶兵來到河東,目的就是為了劉文昊。倘若現在眼睜睜的看著金人把西城攻破,那麼他此次前來豈不是前功盡棄了?

想到此,王善大手一揮,朝著自己的精銳吼道:“弟兄們,殺了擋路的金狗,救招討相公!”

一聽到這話,他手底下那所謂的精銳部隊,立即朝著李嗣本部衝殺了過去!

雖然現在大家都不知道那招討相公到底是何人,不過聽了王善的話,大家還是一股腦的衝了上去。

你還別說,這李嗣本也是倒黴!

手底下新招募的數千兄弟,按理來講,最起碼也比這群散沙強吧。可事情的結果卻出乎了李嗣本的預料,別說能不能殺了這群匪賊,現在能不能全身而退都是問題!

俗話說人上一千,徹地連天,人上一萬,無邊無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