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元年九月,河東戰局仍陷於膠著之中。太原城下,金軍屍體堆積如山。

即使吸取了上次南侵的教訓,但完顏銀術可卻依舊拿太原沒辦法。特別是粘罕率領大軍東去之後,銀術可一時之間孤木難支,只能祭出“鎖城法”,又一次將太原團團鎖了起來!

而在金軍的東路戰線,二太子斡離不卻一路勢如破竹,一直打到黃河北岸,這才因為黃河決堤而不得已停下了腳步。

其實真正讓斡離不頭疼的不僅只有那氾濫的黃河水,還有河北各地的義軍。

這位大金國的二太子,每每攻下一處城池,可還沒等他屁股坐熱,被攻下來的城池裡又總會鬧起一系列的么蛾子。

另外則是老將宗澤率領的一部分宋軍,雖然人數不多,但卻死死的阻擋住了斡離不前進的步伐!

而這其中最讓他惱火的,則是一支名為岳家軍的隊伍!

據傳,那夥宋軍止有數千之兵,不但裝備不濟,糧草不足,並且連像樣的馬匹都沒有多少。可就是這樣的隊伍,卻接連阻擋了斡離不麾下的精銳,著實讓那二太子憤恨不已!

不知怎麼回事,那岳家軍就如同泥鰍一般!人數少了,拿人家沒辦法,派去征剿的大軍多了,卻又摸不到人家在哪裡!

你說這斡離不能不氣?

不過這位大金國的二太子還是有一定的度量,既然在黃河北岸被阻了腳步,那就換個地方再渡河唄。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斡離不聽從了大宋降將郭藥師的建議,迂迴轉攻大名府。

只不過此時的大名府,是黃河北面一座重要的軍事重鎮,有“控扼河朔,北門鎖鑰”之勢。

也就是說,大名掌控著黃河以北的大片疆土,把守著宋都的北大門。堅守住大名,就堵塞了敵人南渡黃河的通道。

可是現在的大名並不好打,因為康王趙構奉命就任兵馬大元帥之後,便親自坐鎮在此。所以一時之間,河北宋軍的兵力大增,且器械更加精良。並且大名府城高池深,所以便又一次擋住了斡離不的腳步。

可即使這樣,斡離不還是有信心能夠一舉攻下大名,從而南下攻滅東京城。

因此,女真人每隔一兩日便會發動一次大規模的攻城。然而他們把能用的戰術全部用上,但那大宋的北京大名府卻仍舊矗立不倒!

還有讓斡離不感到雪上加霜的是,就在他們全面攻打大名之時,那支陰魂不散的“岳家軍”又不知從哪裡躥出來,不僅切斷了他們的援兵路線,還把大金的糧草給燒了個一乾二淨!

面對這種情況,斡離不的東路戰線瞬間全面崩潰!

幸好,這位大金國的柱石之臣沒有慌張,而是採用若干大宋降將的計策:戰事不利,同大宋議和!

按理來說,大金國的東西兩路戰線都已經受阻了,你宋欽宗應該不同意議和才是,然而讓大宋朝廷的那些主戰派始料未及的是,這敗家的天子趙桓在得知訊息後,不僅下令同意金人的和議,並且還主動停止了戰端!

乖乖,這事要是讓他老祖宗趙匡胤知道,那還不得氣的拍棺材板?

哪有這樣議和的?感情你們這是崽賣爺田不心疼?

而對於趙桓的騷操作,朝廷上下倍感打擊!尤其是那些征戰在外的將領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