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問戰(第2/2頁)
章節報錯
然而李彥仙卻是搖了搖頭,絕對不大可能。
其實李彥仙的理由也很充分,因為別說是大宋年間,哪怕歷朝歷代也是一樣。
這麼說吧,古代交通閉塞,繞城而行絕對是一大難題!因為可供選擇的路實在太少了,特別是對於女真的騎兵來講。
還有,交通不便不僅影響的是行軍的方便程度,更影響了情報系統。要知道,在歷朝歷代來講,驛站系統是唯一的長距離的通訊方式。
如果繞過一座城池,那麼就相當於孤軍深入,在這麼一種情況下,無異於遮耳閉目,自尋死路!
舉個例子來講,當初完顏銀術可的兒子阿圖魯,不也是誤打誤撞的孤軍深入了嗎?
說句不好聽的,阿圖魯即使是大金國最強的勇士,他麾下的鐵騎也是銀術可絕對的精兵,但要不是銀術可救援來的及時,估計他們就得折戟在河東!
行軍打仗,動輒幾萬人,少也要幾千人馬。有句話叫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戰爭的初期,無論是哪一國,一旦要開戰,軍隊必須得準備好糧草和兵馬。只有等到這些軍需物資準備好之後,才能集結軍隊誓師出發。
而一旦繞城而去,那也就意味著糧草的補給成了問題!是啊,半路上卡著你,沒有後續的糧草,軍心就會渙散!
還有,即使步兵和騎兵可以繞路,可糧草的輜重大隊能繞嗎?
李彥仙將自己的想法和劉文昊講了一遍,他覺得金人如果南下,必定會吸取去年沒能攻克太原的教訓,定然會一個城池一個城池的打下來!
“少嚴兄,不知怎麼回事,我總覺得這裡面有點鬼!”
是啊,東路軍和大宋禁軍已經打得熱火朝天了,可西路軍卻一點動靜都沒有,說這裡沒鬼,誰能信?
李彥仙說著話的時候也來到了沙盤面前,隨後坐在劉文昊的身邊,指著代表忻州的模型道:“大人,你看忻州距離陽曲之地,這距離雖然不遠,可是那官路卻並不好走。所以如果金人選擇繞城,那麼他們必定會失去補給!”
對於李彥仙說的這些,劉文昊當然明白。因為路不好走,所以一旦繞城,那麼就算敵人不打你,你們也得餓死在外面!
古代戰爭的本質目的是什麼?說白了,就是掠奪資源!但不論是錢財物力,還是人民百姓,城池本身就是資源的集結地!
因此,打仗不打城池,難道就為了砍幾個人然後露宿野外嗎?
況且從長遠來看,每攻下一個城池,那麼就會收穫囤積戰爭的必備錢糧,而且還能進行軍力的補充。
或許是看著劉文昊還沒有想明白這裡面的道道,就見李彥仙又解釋道:“大人是否聽說過金人屠城之事?”
廢話,劉文昊能沒聽說過?可剛想到這裡,他忽然明白了李彥仙問這句話的真正意思。
金人每每攻下一城之後,許多將領都會默許麾下進行燒殺劫掠!甚至更有甚者,早在開戰之前就會放出狠話來屠城。
之所以這麼做,就是為了以儆效尤!
可劉文昊想的卻和李彥仙並不一樣,就見他指著沙盤上的一個地方說道:“少嚴兄,其實我是怕在開戰之時,這裡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