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張元乾的解釋,劉文昊終於知道了這個李少嚴究竟是誰了。

沒錯,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彥仙!

或許在這個年代很少有人知道李彥仙的大名,但在後世卻算是家喻戶曉的存在。

有人說,如果李彥仙沒有死的那麼早,一旦有其在西、岳飛在東,兩廂推進的話,其北伐之勢即便是秦檜恐怕也難以阻止。

這話說的一點不差!李彥仙之能,不比嶽武穆低多少。

這麼說吧,此人自幼便有大志,喜談兵事,擅長騎射,非豪俠不交。為組建勤王軍,散盡家財。

後來因不滿戰事程序,上書責問時任尚書右丞的李綱,就這樣,被朝廷下令逮捕。

所以張元幹見到此人能不嗷嗷叫?

要知道,李綱可是張元乾的偶像,別說是李彥仙,哪怕是秦檜當權之時,敢說李綱的壞話,張仲宗也沒慣著。

這事說來話長,當初李彥仙越級上書彈劾李綱不知兵還不懂裝懂,說李相恐誤國,這還了得?

於是朝廷便下令緝拿,他也從此當上了大宋的通緝犯!

但話說回來,說起李彥仙彈劾李綱的理由對不對呢?

不但對,而且大對特對!就這麼說吧,大宋的文官士大夫們有一個算一個,誰敢說自己知兵?

就說在那個時候,別說李綱不知兵,就算另一個號稱名將但實際上也是進士出身的宗澤,其軍事才能也不見得高到哪兒去。

因為戰事,宗澤還曾被嶽武穆給懟過。但宗澤不像其他的文人,不僅不拿文官的架子,還會跟那些“粗鄙武夫”打成一片,算是大宋文官中罕見的異類。

而大宋傳統文人都是一副士大夫的做派,除了極度鄙視和不信任武臣,而且還不善於團結同僚。

就連主戰派的李綱也是一樣,空有抗金之志,缺乏抗金之能!

話說遠了,當劉文昊得知了李彥仙的真實身份以後,連忙走到張元乾的身邊求情道:“仲宗兄,既然李少嚴有如此本事,為何不讓其在軍中報效朝廷呢?”

說實話,張元乾和李彥仙哪有什麼國仇家恨?就只是出於對自己偶像的維護罷了。聽到劉文昊的求情,張元幹也有些猶豫。

確實,劉子明說的不錯,此人卻有一番才能,如果就這麼把他下了大獄,又能如何?

況且李宣撫也不認識此人,最多隻是聽說過他的名字罷了。當然,李綱的心胸並不是十分狹隘,一旦此人在軍中建了功業,此後再給李宣撫道個歉,這事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因此在這一刻,張元幹還是給了劉文昊一個面子。

“子明啊,這李少嚴桀驁不馴,目中無人,不給他一點教訓怎麼能行?”

二人根本就沒有藏著掖著,甚至就當著李彥仙的面,將這些話都講了出來。而此刻的李彥仙豈能不明白劉文昊的意思?

不過這人還真是有著傲骨,雖然領情、感激,但嘴上卻不服輸。

“張大人,罪民確實該罰,但罪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