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情敵來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另外,當時的政策是不許黨人子孫留在京師,不許其後人參加科考,而且碑上列名的人一律永不錄用!
文家子孫多在那些年裡回到老家,而再後來,蔡京為打擊政敵,增元佑黨人為三百零九人,親自手書姓名,發各州縣,仿京師立碑“揚惡”。
其實在這個年間,王安石早已不在。 他要是看到這些,會作何想法?其實,後來的所謂新法舊法,早已不重要了,不過就是各種政治力量彼此打壓的棍棒而已。
但是唐德安的想法確實很多,對於文家子弟,他也曾給予過很多關懷,也正是因為此事,他才會得罪了蔡氏一族,因此致仕的那麼早。
或許也正是這個緣故,兩家才沒能結成秦晉之好。因為這一層的關係,才最終引出了唐芸雙搞的拋繡球招婿的戲碼。
話說遠了,在唐芸雙介紹完文軒的身份後,就見他立即開口道:“小生文軒,拜見兩位大人……”
那文公子風度翩翩,朝著劉文昊和張元幹各自施了一禮,隨後又在劉文昊的注視之下,又看向了唐家姐弟。
由於軍務繁忙,唐鵬唐羽兄弟二人並未回來,所以今日的“家庭聚會”,只有在場的眾人而已。
張元幹並未聯想到什麼,只是心中還有些不太明白。原來在當初的時候,他對於劉文昊的瞭解還停留在“蔡京一黨”那裡,畢竟劉文昊的身份背景就是如此。
也是,誰讓李岸在拉攏劉文昊之時就給他烙上了這麼一個印子呢?
幸好這些日子以來,劉文昊和張元乾的關係還算是比較默契,要不然,張元幹可不會輕易的和他走的如此之近。
所以在聽到了文軒的身份之後,他還是愣住了片刻。文潞公的後人怎麼會和“蔡京一黨”如此親密呢?
可以說元祐黨人以及元祐黨人的後人,那都是蔡京一系的死敵才對!
想到這裡,張元幹還是有些不敢置信的問了一句:“文公子?莫非是文潞公之後?”
其實正兒八經來講,文軒和文彥博確實有著血緣關係,只不過兩人的輩分相差太多,況且文軒的這一脈和文彥博那一脈只能算是遠方堂親罷了。
但在這個年代,即使沒有牛叉的老祖宗,誰又不願意上趕著認親呢?
此刻就見文軒點了點頭,隨之微微一笑:“大人所言甚是,小生的先祖正是文潞公!”
之所以在張元乾等人面前不卑不亢,其實文軒還有另一層身份,如今他正是待考的舉子。原來,前幾年的時候,不知怎麼,徽宗趙佶竟然下了一道特別的旨意,將文彥博從元祐黨人的黨籍中除名,不但追復了他太師之職,並加了忠烈的諡號。
可惜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雖然徽宗對文家網開一面,可下面的人卻並沒有鬆懈,他們不會給文家後人什麼機會,特別是蔡京一黨。
這是劉文昊第一次和文軒見面,正所謂情敵見面分外眼紅。但不知為何,劉文昊始終沒有在這位文公子的身上找到讓自己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