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陽城西北角有個不起眼的地方,此處距離平晉鄉軍的大營不太遠。

這要是打以前的話,估計都沒人會在意。可現在不一樣了,這裡最近建了一個五進五出的大宅院。

百姓們起先以為,是什麼大富大貴的人家想在這裡紮根了。但想一想又覺得不對,本身來說,壽陽最貧瘠的地方就是這裡,那大富大貴之家怎麼能看上這樣的地方呢?

直到後來才發現,此處竟是劉文昊建造的什麼工廠。

其實老百姓們哪裡曉得工廠的含義,不過在壽陽衙門開出招工的條件後,百姓們才蜂擁而至,人人都想來當工人。

最開始劉文昊提出工廠的概念之時,別說是張元幹,連譚明喜和吳青雲都是一臉茫然。工廠是什麼意思?建那東西幹嘛?有什麼用?

好在大家都十分信任他,這才在壽陽的西北角搞出了這樣的一個工程。

本來劉文昊是想弄個玻璃廠,但在建造大宅院的時候,他突然意識到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有關於水泥等建築材料的事情。

這個年代可沒有什麼水泥一說,一般來講,泥瓦匠在砌牆的時候,主要用的是一種名為糯米灰漿的東西。

或許有人會問,糯米灰漿做為粘合劑真的能行嗎?

這麼說吧,古人的智慧可不比後世差,就連那萬里長城,用的也是這種比例的糯米灰漿。

當然,那東西的粘合效果並不比水泥差多少,只是在效用上,還是比不了水泥來的乾脆而已。

再一個則是這種東西的價格太高,尤其是現在缺米的情況下,糯米灰漿的價格又被無形的拔高了一大截。

所以劉文昊才會想到搞點什麼水泥來應急,只是在這個年代,哪裡有那麼多的原材料呢。

當他和馬昂說了水泥之後,馬昂心中私底下還泛起了嘀咕,但這位馬都頭卻沒有說什麼,只能撓著頭看著劉文昊。

不大一會的功夫,就見這位原本只會搞一些煙花爆竹的匠人開口問道:“大人,石灰和黏土混合在一起真的能行嗎?”

不是馬昂不相信劉文昊,而是這位工匠一直以來的習慣。他可不會刻意的去拍劉文昊的馬屁,只是奔著工匠的匠人精神再三確定罷了。

“放心吧,就按照這個配比試試看……”

說著話的功夫,劉文昊拿出一張紙,在上面寫出了水泥所需要的材料。

然而在這個時候,他還不清楚水泥的製法,只能按照記憶之中的印象,將水泥的配比材料都寫了出來。

就在馬昂接過那張小紙條的時候,張元幹則是帶著一隊親衛走了過來,遠遠的就聽他在那裡打著哈哈。

“子明,你小子可以啊,愚兄還真是越來越看不透你,沒想到,你小子還真是個全才!”

和一般的文人士大夫不同,張元幹從來沒有小看過匠人,而且在劉文昊的感染之下,他對工匠的態度也十分友好。

但對於平晉鄉軍設立匠人營,他還是有些不能理解。畢竟這個年代,有誰聽過匠人還能做官的?

而且怪就怪在劉文昊這裡,匠人不僅能當官,還遠比他手下其他人的地位都要高,這就讓人有些想不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