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刑在大宋比較普遍,是一種把犯人遣送到邊遠地區服勞役的刑罰。通常來講,就是集刺、杖、流於一身,堪為降死一等的重刑。

自宋初作為免死的刑種出現以後,行用逐漸頻繁,法規日見繁密,實施日見規範,為司法者所倚重至於出現濫施的局面。

就像現在這種情況,絕對屬於是濫用刑罰,可是在這麼一個時期,誰能出面制止呢?

因此劉文昊很多時候也很無奈,但他卻也管不了,畢竟張元乾等人也是有法可依。

或許在他們心裡,這麼一群山賊土匪,能保住性命已然是法外開恩,還想怎樣?

有了黑風寨八萬餘眾,劉文昊一下子闊氣了起來,但在這個同時,問題又出現了。

雖然當初黑風寨截獲了一些軍糧,可他們根本就沒有儲存之意,甚至在劫了糧食以後,更是和壽陽的黑心糧商一起又將這糧食轉手換成了銀子。

無奈之下,劉文昊只能將這個訊息再上報宣撫使司衙門,請求調糧。

還有,對於黑風寨這些人的去留問題,劉文昊的想法相對於其他人來講,還是比較侷限性。

首先,劉文昊覺得這麼八萬多人,糧食就是一大難題。

其次則是看到兵源問題上,說句不好聽的,就這麼八萬多匪寇,即使加在一起也沒多大的用處。

劉文昊想著讓這群人下山就行了,願意在壽陽安家的,由軍使衙門出面統一建造屋舍,供這些人使用,願意從軍的,優先併入平晉鄉軍。

說的這些都是本著自願的前提,可他剛把這個想法提出來,張元乾和譚明喜卻都投了反對票,甚至連李彥仙和唐家兄弟也罕見的搖著頭反對。

或許對於張元幹來講,劉文昊的想法有些幼稚,如果把這些人都遣散了,那當初還費那麼大勁招安他們幹什麼呢?

不過在這裡,做為鉗制劉文昊權柄的張元幹,還是處處給了他面子。

辦法很簡單,就是在劉文昊所說的“自願”基礎上,加上了兩個強制。

一個是強制黑風寨現有的所有山賊全部下山,再一個則是挑選年輕力壯的山匪,直接入了軍籍成了平晉鄉軍的一員。

就這樣,經過十幾天的安頓,黑風寨的事情才算是處理了七七八八。而在搞定了黑風寨以後,壽陽城的那些大戶們再也沒有了以往的囂張,甚至每每在軍使衙門貼出的告示以後,他們還爭先恐後的積極參與。

另外,邵興等人官職,這些並不是劉文昊能夠決定的。不過李綱在看到劉文昊的信件以後,還是做到了充分的放權,任由劉文昊治理壽陽。

於是,邵興、邵翼等人盡皆留在了平晉鄉軍。只不過張元幹卻有些想不明白。

按照道理來講,邵興等賊首已經被招安,那麼就應該將他們異地安置。或許說,李綱有著自己的打算。

因為這位大宋名相心裡清楚,自打女真人南下侵宋之後,諸軍的弊端就已經表露出來。所以他想透過劉文昊的這支平晉鄉軍來改變現狀。

也就是說,劉文昊現狀就是李綱的小白鼠。只要他成功了,那麼他就有再回中樞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