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動機(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個問題很關鍵!
要知道大宋官員的福利體系一向非常好,尤其是對於這些文官。
一般說來,大宋官員致仕的方式主要分為自陳致仕和特令致仕兩種。自陳致仕是官員自己主動申請,而特令致仕則是官員年滿七十而不退或因昏老疾病,或因犯贓罪而被強迫致仕。當然,這兩種致仕,所受的待遇也是不同的。
按制,自陳致仕者,可升一級,或加恩其子孫。特令致仕者則只能以本官致仕,不得升遷。
就拿盧德光來說,此人就屬於自陳致仕者。要不然,朝廷也不會追封他一個知府的位子。別看盧德光致仕十多年,可大宋朝廷沒有差過他一個銅子兒吧。雖然只是半俸,但也比一般的大戶賺得多吧。
完全可以說,盧德光他們一家單單隻靠著退休金就能成一方富戶,何必還要冒險和金人的奸細接觸呢?
最主要的是,盧周翰對此一無所知,更是讓人猜不透其中有什麼關聯。也就是說,盧家和那兩個奸細所接觸的動機又是什麼?
不是老道士在這裡吹毛求疵,打破砂鍋問到底,完全是因為只要找到動機,那麼就能把所有的脈絡全部理順!
到時候再適時對症下藥,還有拿不下金人的眼線和姦細嗎?
至於邵興在信裡提到的另一件大事,眾人也就此商量了一番。
胡夜義等人想要北上投了金人,事情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說它大,是因為那麼多匪眾的緣故。說這事情小,則是因為其中的困難也很多。
“據邵大伯在信中表明,如今黑風寨足有將近十萬匪眾,如果眾匪想要北上投金,那麼他們就要透過河東的層層防區,所以短時間也不現實。”
聽了劉文昊的分析後,大帳裡的眾人一時又交頭接耳起來。
李彥仙的頭腦很冷靜,直接潑了一盆冷水道:“倘若金人的眼線已經探明河東的防務,那麼這些賊寇還真有可能繞過姚大帥的防區……”
劉文昊點點頭,連忙對著張元幹說道:“仲宗兄,看來咱們還是得將此事和姚大帥通一下氣啊……”
按照李綱來到河東以後的構想,陽曲、壽陽、孟縣三地連成一線,構成太原的北部屏障。
但李彥仙卻對此並不看好,他覺得陽曲和壽陽以及孟縣相對來說,距離太遠,根本就不可能連成一片。
因為大宋沒有多少可供機動支援的騎兵部隊!
就算壽陽和孟縣相距最近,也有一百里路,這要是打起來,以大宋禁軍的行軍速度來講,根本就做不到有效支援。
用李彥仙的話來講,就現有條件來看,那就是加固城防,依託城池和金人打消耗戰。
這個想法和劉文昊不謀而合!只是壽陽也好,陽曲也罷,這些縣城的城防真的能擋住女真的鐵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