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劉文昊見到楊再興的時候,著實愣住了片刻。他確實沒想到,竟然能在這裡見到那位絕世猛將。

可以這麼說吧,劉文昊小時候就已經聽說過楊再興的大名,不過在那個時候,他是透過一些影視小說所知曉的。

直到漸漸的長大以後,他才特意查了有關楊再興的資料,而後更是發現,小說裡描寫楊再興的勇猛,一點都沒有誇張,甚至還有一些弱化!

楊再興,岳飛手下大將,抗金名將。原是曹成部下,跟隨曹成在道州、賀州當流寇。直到遇見岳飛,他才算是走上正途。

其實楊再興的出身還算不錯,父親叔叔皆在朝中任職,只不過經歷了大宋最為動盪的幾年,所以才會淪為匪寇之身。

歷史上,楊再興曾親手殺了岳飛的弟弟嶽翻,但最終岳飛驚奇於其相貌武藝,於是沒有殺他,而是讓他報效朝廷。

事實證明,岳飛的眼光真的不錯。楊再興為了報答岳飛,勇猛善戰,成為了岳飛帳下頭號猛將,跟隨嶽武穆南征北戰,立下了許多不世之功。

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楊再興單騎入敵陣的記載,說其以單騎入金軍,擒兀朮不獲,手殺數百人而還。

就連宋高宗趙構都曾評價:飛之裨將楊再興,楊邦乂之子也。單騎入陣,幾殪兀朮,身被數十創,猶殺數十人而還,一時聲勢可知矣。是以郾城之役,恢復之業系焉……

所以說,楊再興的勇猛絕對能和項羽相提並論!

至於此人的死,也頗具悲劇色彩。

真實的歷史中,楊再興率領三百騎兵,向金軍發起了反衝鋒。斬金兵兩千多人,刺死萬戶長撒八孛堇,千戶長與百戶長等大頭目一百餘人,最終,楊再興和王蘭等裨將及手下三百騎兵全部戰死。

在與金兵戰鬥當中,敵軍箭如雨下,楊再興每身中一箭,便折斷箭桿,繼續殺敵,慷慨義烈,宛如天人!

每次劉文昊回想起史書的記載,都覺得大丈夫當如再興!一瞬間,他就化身成了一個小迷弟。

就連楊惟乂都有些納悶,這位暫代壽陽的劉軍使,怎麼那麼好客呢?

說句實在話,如今楊再興也好還是楊惟乂也罷,都是戴罪之身。沒辦法,誰讓他們丟了那麼多糧草呢?

宋朝一石糧食大概是後世的一百二十斤,按照宋制標準來講,一個成年人一天是一斤口糧。

這一次,從江南調過來的足有十萬石的糧食,可到了壽陽又剩下了多少?

而且,這還不全是給平晉營的,還有河東路各級衙門呢。因此,做為押運官的楊惟乂,此次獲罪絕對不小!

但此時的楊惟乂並沒有想太多,誰讓他自己大意了呢?這事怨不了別人,只能怪他自己。

如今楊惟乂最放心不下的是自己的侄兒楊再興,畢竟那絕世猛將今年也才剛剛二十二歲,和劉文昊年歲相當。一旦自己獲罪,楊再興又該何去何從?

所以,當楊惟乂看到劉文昊待自家侄兒如此之好以後,便有些想將楊再興留在壽陽。

這一刻,劉文昊並不知道他的想法,其實此時的劉文昊十分鬱悶,四十多車的糧草,只在壽陽轉了轉便又朝著太原而去,留下來的僅僅不到五車,也就是大約五萬斤左右糧食。

這一下他能不慌?就連一向穩如天人的譚明喜也坐不住了。

是啊,沒有糧食,他們就是再厲害也沒有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