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下乘(第1/2頁)
章節報錯
邵翼此時有些不明白,哥哥邵興所說的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幫幫劉子明,得怎麼幫?
或許是看出了邵翼的疑問,邵興低聲道:“一會去把品休和延慶叫過來,咱們給劉大人寫封信……”
聽了這話,邵翼還是一臉糊塗,寫信有什麼用?現在胡夜義都已經下令封山了,任何人都出不去,怎麼能將訊息送到劉文昊的手中呢?
但看到邵興的表情,邵翼明白哥哥肯定有他的想法,於是二話不說,便朝著廂房走去。
與此同時,劉文昊則是非常著急。首先來講,自從馮、黃二人“逃”走以後,長壽山一點訊息都沒有,彷彿那二人根本就沒把訊息帶回去一樣。
還有關於代州金軍的動向,劉文昊也是捏了一把汗。真要是在這個時候,金人有所圖謀的話,壽陽那就是首當其衝的存在!
也就是說,完顏銀術可很有可能先來打壽陽的主意!另外最揪心的,還是關於糧草和晌銀的訊息。
正如楊進所說的一樣,李宣撫已經籌到了糧食,準備給壽陽送過來。可現在還是沒個準信,所以不僅劉文昊感到著急,就連唐芸雙也是在一旁跟著焦心。
“官人,妾身覺得應該派點人手去相應的方向迎一迎那糧草。晌銀現在都是小事,如果這糧草方面要出現什麼問題,那可就不妙了……”
唐芸雙說的話,劉文昊能不懂嗎?但是現在這個階段,劉文昊又能從哪裡分得出人手呢?六千多鄉勇,看似很多,但不僅要搞什麼城防建設,還要防著女真人,哪能抽出多少人手?
最可氣的是這些遭瘟的大戶們,一個個的陰奉陽違,使得劉文昊一點辦法都沒有。
“哎!算了吧,我覺得這點應該沒什麼必要,既然是李宣撫排程而來的糧食和晌銀,應該沒有什麼人會打這個主意……”
畢竟在古代,只要有點基礎軍事知識的人,都不可能不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因而對於糧草的運輸和駐屯地點,都自然是要進行重點保護。
特別是在大宋年間,對於軍糧的保護乃是重中之重。為什麼邵家兄弟在得知胡夜義等人打了軍糧的主意後就有了其他想法?還不是因為這個原因嗎?
原來在古代戰爭中,雖然每次大戰動員都有十幾萬甚至幾十萬的軍隊,但真正被投入到前線用於作戰的部隊數量,其實只佔了整個動員人數中的一小部分。
其他大多數的兵力,都被用於後勤以及後方各個據點城市的守衛。如果用一個現代一點的說法的話,那麼古代的劫糧道,實際上就等於派一支部隊迂迴繞過敵方前線,進入敵佔區後,在完美避開所有的後方戍衛部隊的眼睛的情況下,迅速攻下有重兵把守,關鍵是還築有城牆的糧草屯放地。
而且即使是能摸進敵人的後方,無論是運糧的糧道,還是屯糧的倉城,其實也都是結結實實的硬骨頭!
想當初劉文昊帶著四百多騎兵焚燒金軍糧草,若沒有望遠鏡的便利,他怎麼敢深入金軍大營?
而且就算他們衝進去了,以唐家寨的驍勇,還死了二百多兄弟,可想而知,這劫掠糧草哪有那麼容易?
還有,古代的運輸給養的軍隊,絕非是像電影電視劇當中那樣鬆散的後勤部隊,而都是些正八經的戰兵以及一些勞役,或者說整個運輸隊,其實就完全可以看做是一支規模不小的軍隊。
換言之,想要在完成一次劫糧道的任務,雖說可能會帶來巨大收益,但是難度其實和在正面戰場上打敗敵人沒啥區別。
土匪想打軍糧的主意,一個是他們人數上佔有絕對的優勢,再一個就是事先知道運糧的行進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