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宋的百姓來說,很多人的畢生追求,無非也就是安安穩穩的過一輩子。

然而在徽宗時期,土地兼併非常嚴重,窮苦的百姓幾乎無田可種,而且朝廷的稅收又特別厲害,就這樣,徽宗一朝,各地農民起義此起彼伏。

胡夜義正是在那個時候起來的,從偷雞摸狗到擁賊兵數萬,一路走來,這土匪頭子也深感自己的不易。

可他就是一個不信命的人!再一個,胡夜義總是覺得自己的命好,因為遇到了一個貴人,所以才會一步一步的走到今天。

胡夜義的貴人無非就是周瑛,兩個人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感情卻不比親兄妹差。

本來按道理講,長壽山黑風寨輪不到胡夜義當家作主,但透過盧家的背景和勢力,再加上胡夜義自己的本事,這麼一支隊伍漸漸的在長壽山站住了腳。

上次劉文昊來剿匪,長壽山首當其衝,但胡夜義卻早就知道了風聲,帶著山上的眾匪離開了是非之地,直到劉文昊走了他們才又回到了這裡。

不僅如此,半年多的時間,靠著盧家的勢力,再加上胡夜義的經營,此時他的黑風寨絕對是河東首屈一指的龐然大物。

現如今在長壽山黑風寨並沒有傳言那麼多的山賊土匪,可是卻也不少,總共有八萬多匪眾。

當然,對外他們得吹一吹,說什麼十萬多嘍囉,又什麼二十多萬天兵。其實大家都懂的,古代這些虛報人數的都太正常了。畢竟在那個年代,有些時候鼓吹是有好處的。

而自從在周瑛等人的授意下衝擊了縣衙以後,胡夜義的野心就更大了起來。

正如周瑛給他出的主意那樣,他幻想著朝廷來招安,到時候他就能脫下這身賊皮,穿上朝廷官軍的衣裳了。

朝廷為什麼要來招安?

因為大宋的當權者一向認為,百姓鬧事,為的只是掙口飯吃,一些泥腿子沒有多大的野心,也沒那麼高的思想境界。

所以對於宋廷來說,自然不足為懼,輕鬆就能解決。無外乎就是花點錢把他們養在軍隊裡。雖然打仗也派不上什麼用場,但至少能保證不再鬧事。

看看,大宋朝廷諸公都是這般想法,就連此時的李宣撫也是一樣。他們想著,只要把這些鬧事的災民安撫住,他們自然也不想賣命跟朝廷作對。

然而這樣一來,正中某些有心人的下懷,也就給了胡夜義做大做強的機會。

半年多的時間裡,他們和盧家相互勾結,除了攫取不義之財以外,更是荼毒鄉里為害一方。

任何事都是相輔相成的,胡夜義牛掰了,盧家也在壽陽成了最大的勢力。

因此,劉文昊想要剿滅盤踞在長壽山的亂匪,靠平晉營顯然有些吃力。黑風寨既然能在上一次安然無恙,自然有著人家的本事。

不過凡事都有轉機,特別是這幾天,很多大戶們的家中都失了竊,而那源頭還恰恰都指向了同一個地方。

這一下胡夜義坐不住了,別看黑風寨是匪寇,但沒有壽陽盧家等大戶的支援,他也撐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