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文昊看來,宋朝是一個很奇葩的朝代。之前他就知道,因為重文輕武,所以導致了大宋軍隊普遍疲弱。

但真正接觸到這個時代之後他才發現,其實大宋也有強項。

首先來講,趙家天子的名聲,那可不是蓋的。就以歷朝歷代來看,尤其是在如今的老百姓心裡,那絕對是比較強。

你看現在大宋對金國割地賠款,甚至大宋境內天災人禍不斷,但又有多少人說趙家天子的不是呢?

然而在大宋當官就沒那麼幸運了,一旦發生點什麼事,特別是趙家天子犯錯的時候,那就是他身邊臣僚的不對。

有宋一朝,兩宋三百多年的時間,據史料記載,大大小小一共發生了四百多次起義。

不過大多數的起義可不是什麼想推翻朝廷,最多的都是舉著義旗,說什麼類似於打土豪劣紳、殺貪官汙吏的話。

還有讓劉文昊納悶的是,這麼多次的起義,為什麼對大宋都沒有什麼威脅呢?

其實,這就像是蚍蜉撼樹一樣,儘管再多,那些起義基本上都是小規模的,屬於水滸中那種官逼民反,都是官府又做了什麼讓百姓不高興的事情,逼急了就跳起來咬一口的。

再加上大宋守內虛外、強幹弱枝的國策,導致沒有那麼沒有軍隊鎮壓起義,所以各地只要聚集了一些百姓、流民甚至匪寇,那麼很自然也很容易的就起來了。

最主要的是大宋朝堂對於這種起義採取的不是鎮壓了事,反而多是招安的辦法。因此,這種方法又在無形之間變相的鼓勵了百姓佔山為王的態勢。

北宋末年,吏治腐敗,朝廷對外獻幣乞和,對內恣意搜刮,百姓苦不堪言。河東情況更甚!而且今年還遇到極端天氣作祟,災民難民的增多,讓剛剛就任河東、何北宣撫使的李綱頭大如鬥。

其實李綱心裡清楚,現在河東不舒服,女真人也不好過!這個時候,李宣撫關注的不僅僅是河東境內的匪患,還有汾河對面的女真人。

在吳青雲和徒弟等人一起佈局偷龍轉鳳之際,河東宣撫使司衙門的後宅裡,李綱則是一臉愁容。

“相公,您這是怎麼了?”

曹溪帶著幾個抱著蜂窩煤的小廝,興沖沖的來到李綱面前。

此時的李綱正站在案牘前,聽到聲音便抬眼看了過去。

“幼平啊,這是什麼?”

曹溪笑了笑,而後讓諸多小廝架起來一個爐子,一邊弄著一邊回應道:“相公,這是李大人送來的新炭……”

“新炭?”

如今的天氣十分寒冷,燒柴都覺得有些奢侈。而對於李岸在崛圍山搞的炭井,李綱不是不知道,但那裡不是說只有一些石炭渣子嗎?

“是啊,那李大人管這叫蜂窩煤,說是劉文昊弄出來的新玩意。”

曹溪點了點頭,也不管手上烏漆嘛黑,和幾個小廝合力架起爐子後,便拿出火摺子將引柴點燃,不大一會的功夫,那蜂窩煤就燃燒了起來。

在大宋,唯一不缺錢的就是當官之人。別的不說,就連歷史上清正廉明的包公,其實也是一個有錢人。至於富豪不富豪咱們不敢說,但幾千萬的身家那絕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