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河東路的變動(第1/2頁)
章節報錯
宣和七年冬月二十,隨著李綱就任河東宣撫使,太原府又迎來一個新局面。不過說句心裡話,明眼人都知道,此時李宣撫接手的完全是個爛攤子。
還有,由於河東是老醃賊童貫所經營的地方,因此李綱上任之初,真可謂是處處受到掣肘,即使這位老人家以宰執之尊來行使宣撫權力,然而卻依舊無濟於事。
其實他並不知道,這一切都是那些朝廷大員搞的鬼,事事加以限制,目的就是使其宣撫使徒具空名,無節制軍隊之權。
不過李綱也並非浪得虛名,即使這樣,他還是找到了突破口。
由於太原的頑強抵抗,使得大宋京都憑空又多出了一道天然屏障。所以,除了劉文昊因為功勞太大官升三級之外,河東大部分文臣武將基本也都如此,最起碼也是官升一級。
這個時候,李綱突然發現了一個可以扭轉乾坤的契機,也可以說他發現了一個人,一個老油條。
如今的李綱任河北兼河東宣撫使一職,也就是老醃賊那個位置,但他可不好過。手底下陽奉陰違的人太多,除了張孝純和王稟以外,他好像使不動任何人。
有人問了,那張孝純乃是太原知府,王稟更是河東兵馬都總管,一文一武都服服帖帖的,怎麼他們的手下還敢炸刺不成?
其實這話說的並不對!
宋代的行政劃分很複雜,就拿路一級來說,每個路都分為四司,總稱為帥、漕、憲、倉。
其中帥司的正式官名叫經略安撫使,掌軍事和民政;漕司的正式官名為轉運使,掌錢糧徵運與轉運;憲司正式官名為提點刑獄公事,掌司法、刑獄與監察;倉司正式官名為提舉常平使,管理常平倉、義倉及錢糧、鹽茶專賣事務。
還有,漕司又叫轉運司,其監察職責是監察部下官吏,看看有沒有軟弱無能的?看看各級官吏能不能勝任啊?對民情怠慢,或者不親自處理以及騷擾百姓的事,只要出現任一情況的,漕司均可上報朝廷。
其次是提點刑獄司,也就是憲司衙門,他們也有監察的職責,當然,憲司主要是司法和治安這方面。
最後再來說說是提舉常平司,倉司監察職責權力也不小,按察地方官吏等等。
看到沒有?這裡面除了帥司之外,每一級都要交叉監督,相互掣肘。這還不算,在府州一級,大宋還設立了通判機構,專門負責監督知府知州。
還有朝廷早在李綱就任前就已經放出風來,所以河東的大小官吏豈能讓李宣撫好過?
李綱去河東就任,哪裡是來代替大宋官家宣撫地方,分明是來受氣的!
但大家似乎都小看了李綱,他僅僅只是來太原府轉了一小圈,就把所有的事情全都記在了心底。
此後李綱不動聲色,先是給太原周邊的一小部分人調整了崗位,讓大家明白,人家李宣撫代表的是朝廷,你們就敢這麼和他對著幹,那絕對沒有好果子吃!
不過在李綱給那小部分人做出調整之際,很多人還是看出了其中的門道。
宣撫使,那可是代天子宣撫地方,你們有幾個腦袋陽奉陰違?
可即使這樣,他們還是不懂,陽曲知縣李岸那麼一個老油條,怎麼就枯木逢春再次萌芽了呢?
別說是這些人,哪怕是當事人李岸自己也不懂到底怎麼回事。還以為是自己和李宣撫都是一個姓,沒準五百年前是一家的緣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