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弩一般要腳力張開,雖然射程遠,但射擊頻率較低,從敵騎兵進入射程到短兵相接,只能發弩三四次。

也就是說,你才發兩三箭,可能金軍的鐵騎就衝到面前了,那時候別說手中有弩,哪怕有個防護的盾牌也禁不住鐵騎的衝擊。

後來針對這種情況,宋軍裝備弩箭的部隊通常分“張弩人”、“進弩人”和“發弩人”,以縮短射箭的間歇,加強弩箭的密集程度。

可即使這樣,對於身穿重甲的女真人,這種弩箭還是毫無辦法可言。

所以王稟才會想起這個話題,因為此老也認為,即使劉文昊做了一些改動,弩箭也沒啥太大用。

不過也並不是所有弩箭都那麼差勁,還有兩種弩被大宋稱為國之利器。它們射穿所謂的鎧甲,不過就是分分鐘的事!

先說說神臂弓,別看這玩意名字是弓,實則也是弩。

這東西一般是以堅韌的山桑作弓身,以結實的檀木為硝,以鐵為橙子槍頭,以銅為馬面牙發,以麻繩扎絲為弦。

弓身三尺二寸,弦長二尺五寸。由於它具有射程遠、侵徹力大、比較輕以及機動性好等優點,成為了軍中的利器之一。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神臂弓雖好,但卻只能一發一發的來,而且需要相當大的臂力。

至於那傳說中的八牛弩就更別提了!的確,在大宋,八牛弩是一件絕對的重武器!可這玩意相當笨重,不便運輸,往往用於城防。

所以針對這些情況,自打來到太原,劉文昊就有了那麼一個想法。他想靠著自己的經驗和學識來搞搞創新!

什麼意思?就是想弄點什麼黑科技,以此來彌補宋軍的不足。

如今女真人在代州和陝西厲兵秣馬,說不定什麼時候就又回來了!劉文昊怎能任由自己以及自己所謂的親人再處於險地呢?

聽了王稟的問話,他淡然的回道:“大人,下官是想研造一些弓弩,做以守城之用……”

“哦?這是個好事!有什麼需要老夫來做的呢?”

其實最開始的時候,劉文昊是想和知府張孝純開口,畢竟老醃賊走了,現在河東宣撫使司衙門沒有正兒八經的主官,知府就是最大的幹部。

可劉文昊卻有些難以開口,張孝純是什麼人?的確,其人至孝,但在真實的歷史中,太原城坡後,他也投降了!

因此,現在劉文昊並不怎麼相信此人。

“下官需要鐵器以及煙花等物……”

大宋行政劃分有些複雜,尤其是路一級的機構。通常來講,路一級主要是安撫使(帥)、轉運使(漕)、提點刑獄(憲)、提舉常平(倉)四司,分掌財賦、刑獄、兵政、常平新法等,權任不同,但往往兼理他務,隨時而變,具有互補互代的功能。

正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劉文昊的請求對於王稟來講確實有些困難。他如今是河東兵馬都總管,鹽鐵之類的事情,並不在他的管轄範圍。

別看現在整個河東都被打散了,根本就沒有什麼四司衙門一說,可是讓王稟如此幫忙,還是有些難度。

不過王稟在稍作停頓後便點頭應道:“嗯,這些老夫去想辦法,你放手做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