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日清晨,雖然金軍大營已經後撤十里,但王稟等人並不敢有絲毫僥倖。昨夜除了給劉文昊等人慶功之外,他們還不忘時刻注意金軍的動向。

可正當太陽高高升起的時候,守城卒卻突然意識到,金軍好像都撤了!

或許是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測,那士卒在向上稟報以後,特意騎馬出城轉了一大圈。赫然發現,原來的金軍大營已經成了一片空地,鬼影也沒有一個!

王稟得知訊息,先是令人迅速拆除城外的鎖城工事,而後又和知府張孝純商量下一步的打算,最後則是把劉文昊也叫了過來。

這個時候,眾將都能明白,定是朝廷又有了變化,或許和金人的和議又出現了新的變故。

其實事情也差不了多少,趙家天子,確切的說是徽宗父子都不怎麼樣。爺倆搞藝術絕對無敵,但對朝政上,倆人都是白給。

一個寵信奸佞,將好好的大宋埋下了亡國的伏筆,另一個則是為了給老爹背鍋,又生生的造了一些么蛾子!

原來自從和大金二太子斡離不和談以後,金國東路軍便按照和約暫時撤退了,可驚魂甫定的趙桓,在這個時候才突然意識到,為了贖買所謂的和平,他究竟付出了多大的代價!

還有,由於缺乏足夠的糧餉,金軍士兵的薪酬完全取決於他們能在戰場上搶多少,即使趙桓給出瞭如此高昂的賠償,卻還是沒有填滿他們那一顆貪婪的心。

幸好趙桓身邊還有李岸、許瀚等名相,他們沒有對金人抱有和平相處的幻想。在積極應對的同時,又和大金據理力爭。

本來這事也就算了,三十萬勤王大軍已經來到了東京城,即使宋金兩國談不攏,也有一戰之力。

然而不幸的是,趙桓身邊幾個豬隊友卻突然出來攪局,白時中、耿南仲,哪一個不在他耳邊吹風?

就比如割讓太原、中山以及河間,本來趙桓心裡並不願意,但經過那兩人的鼓吹後,宋欽宗只能同意。

可就是這樣,就是在這一刻,問題又來了,因為事後趙桓突然發現,如果要阻止大金的下一次軍事行動,那就必然要佔有太原,因為太原一旦失守,那麼南下的金軍將會再次勢如破竹,東京城就無險可守!

你看看,早幹嘛去了?如果當初你小子頂住壓力,死活不割讓太原,至於發生現在的事嗎?

哦,金軍退了,三十萬大軍來了,你小子才有底氣了?

說句心裡話,如果宋欽宗一直這樣,估計女真人還真拿大宋沒什麼辦法。可現在就不一樣了,你這是什麼行為?出爾反爾嗎?

的確,趙桓此時面臨著兩難的選擇:割讓太原就等同於自廢雙臂;不割讓太原,就會給金軍留下口實。

你說都到了這個份上,還要什麼口實不口實的呢?這世間,是非公道並不在人心,而是在乎雙方實力!

今年天氣異常,從南到北都是一樣的寒冷。金軍糧草不足,部隊也比大宋少很多,那你還怕個毛線?!

可就是這樣,趙桓還是沒底氣,恭恭敬敬的把金大爺送走後,這才放下心來。可同時他卻又放出一記昏招!

重用耿南仲,罷免李綱!

這一下,本來很好的局面又被打回了原型!

眾所周知,耿南仲任執政後最重要的政績,一是排除異己,二是“主和議”,破壞抗金。此兩條劣跡不是在平時,而是在危難時期,就不能不在北宋覆亡中起著惡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