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譚明喜(第2/2頁)
章節報錯
也就是說,道君皇帝現在給李綱多加了一份工資,多給了一個虛銜而已。
沒辦法,誰讓李綱當年就是因言獲罪遠離朝廷中樞的呢?
不過在這一刻,李綱則是多加了一個心眼,他此時並沒有聲張,而是將王稟摺子裡面的內容都默默的記在了心底,同時又記住了那小子的姓名。
而在這個時候,遠在河東太原府的老醃賊並不知曉這麼一個插曲,他還在做著美夢,等著有一天能回到禁中,和道君皇帝一起優哉遊哉……
話說遠了,還是說說劉文昊那裡的情況。
此時除了幾個冥頑不靈的匪首外,齊雲寨的匪寇都將隨身的器械丟在了一邊。
而看到這一幕,劉文昊自然不會多說,隨著唐芸馨等人出手,那食古不化者皆被收割了性命。
如此之後,齊雲寨眾匪餘者皆降。
戰後統計,此役平晉營共出動一百三十人,殲滅賊寇九十二人,生俘兩百五十餘個。據稱,賊寇共逃脫六人。
而在這一戰之中,平晉營只陣亡了七個,傷二十餘個,而其中還有五人為自傷(採集滾木礌石所傷),戰績可謂輝煌。
但劉文昊對此並不覺得高興,首先來說,對手是未經訓練的匪寇,再一個雙方武器裝備也不在同一水平線上。
也是,劉文昊之所以只帶一百多人,是因為平晉營現在只有這麼多正軌的裝備,而那些匪寇雖然人數眾多,但用的則都是劣質品。
打仗打的是什麼?還不是這些裝備和糧草?
另外還有,眾人事先佈局才取得如此大勝,如果打的是遭遇戰,那麼傷亡情況還不得而知。
或許平晉營的實力也就能剿剿土匪,一旦大金國的鐵騎來了,能不能擋住都不得而知。
解決完這一切之後,眾人押著匪寇回到壽陽已是當日黃昏時分。
宣和七年七月初六,襲擾壽陽的齊雲寨匪寇均被劉文昊剿滅。而劉文昊在這一戰最大的收穫,他覺得不是殺了匪首齊遠輝,而是收服了齊雲寨的軍師譚明喜。
不知怎麼回事,兩人一見如故,尤其在對於大金侵宋的問題上面,譚明喜分析的竟和劉文昊所知道的差不太多!
是夜,兩人促膝長談,此時就聽劉文昊問道:“伯山兄,依你所見,我大宋有幾成勝算?”
譚明喜字伯山,聽了劉文昊的問話,他先是嘆了一口氣,而後憂心忡忡的說道:“大人,草民雖曾誤入歧途,但無時無刻不注意著那些蠻夷,所以依草民所見,幾成勝算並非我等能把握的,是非成敗皆有朝廷公論!”
劉文昊下意識的皺了一下眉頭,你譚伯山說的這是什麼?
或許是看出了劉文昊的疑問,譚明喜連忙解釋道:“大人試想一下,如果朝廷無意抵抗大金,一味求和,我們又能如何?”
一句話說到了點子上!
可不是麼,當年若不是徽宗父子一意求和,或許靖康之恥也不會發生!
當譚明喜說完此話,劉文昊都覺得此人是不是和自己一樣,都是從未來穿越過來的,但他很快試著說了幾個後世的詞語後才發現,這譚伯山根本就不是自己想的那樣,而是真有自己的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