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老醃賊的目的(第2/2頁)
章節報錯
童貫聽罷此話又放聲大笑起來:“哈哈哈哈……你這小機靈,什麼都瞞不過你的眼啊……”
女子微微的笑了一下,只是不經意間,她的眼睛卻落在了一個顯眼的名字上。
“大王,這個劉文昊倒是個人才嘛,以幾百鄉勇起家,先後馳援陽曲,又平定孟縣,現如今連壽陽大部分的匪寇也被其收拾的服服帖帖,此子又該如何獎賞呢?”
老醃賊眯縫著眼睛,聽罷此話習慣性的捋了捋自己僅剩的幾根鬍鬚,若有所思的回道:“一個鄉野小子註定難登大雅之堂,就先讓其掃平附近的匪寇吧……”
女子眨了眨眼睛,或許心中不太明白,而下一刻,那老醃賊則是解釋道:“那小子一無功名二無背景,僅憑剿幾處殘匪之功,就敢妄言朝堂,咱家不治他的罪,已經夠可以了……”
“哦……”女子聽了此話,頓時明白其中之意,因此便不再說話。
大宋絕對是個奇葩的朝代,也是一個積弱不堪的朝代。
當然,也有鼓吹大宋是歷史經濟繁榮之最的朝代,可在這經濟繁榮的表象之下,有多少無家可歸之人呢?
如今是宋徽宗在位的最後一年,其實用民不聊生來形容也不為過。
提起道君皇帝就繞不過蔡京、高俅、童貫和楊戩四個奸賊。這四人,兩個宰相兩個太監,號稱徽宗手下四大金剛,他們阿諛奉承欺上瞞下,輔助徽宗聯手帶著大宋走到了盡頭。
其實趙佶能當上皇帝,是一件很扯的事,如果他能安心做個閒散王爺,以他對藝術的造詣,絕對能引領一個時代。
可他偏偏做了大宋的官家!
什麼是官家?說是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因為皇帝要至公無私,所以才稱為官家。
但宋徽宗真的是無私的嗎?
不過這一切的根源也並不完全都在道君皇帝這裡,而是大宋一直延續趙匡胤關於富官養廉政策的原因。
原來在大宋年間,不僅允許官員經商,而且還放任土地兼併。
可早在太祖時期,那個時候官員的俸祿並不高,因為整個大宋朝廷還沒有在五代十國戰亂之下恢復過來。
所以,趙匡胤根據那個時候的問題弄出來這麼一個策略。
再來說說放任土地兼併的事情,當初也是因為土地荒廢嚴重,所以才出臺的這麼一個鼓勵開荒,先佔先得的政策。
但不得不說宋太祖的子孫都很孝順,就這麼一個弊病頗多的政策一點都不敢更改,反而還被嚴格執行著。
或許說趙匡胤的初衷是好的,但他忘了有那麼一句話,叫人心不足蛇吞象。大宋什麼人最有錢?不是那些商人,也不是百姓,而是這些當官的。
別的不提,就拿老醃賊來講,那燕雲六州是他打下來的嗎?根本就不是!而是他花錢買回來的!
他之所以讓劉文昊這樣的無名之士帶著鄉勇去剿匪,也是為了自己不為人知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