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一觸即發(第1/2頁)
章節報錯
唐家寨依山而建,進出山寨只有一條大路。此刻,在寨子門前出現的匪寇足有兩千多人!
看到這種情形,唐德安立即對著身邊的小廝吩咐道:“柱子,快去通知知寨大人!”
知寨在宋朝也叫巡檢司寨,一般來講,知寨手下有著數十人到一二百人不等。
然而唐家寨卻不一樣,因為這裡曾是太祖皇帝為收復北漢佈下的棋子,所以歷任知寨手中都足足有著四五百人的百戰精兵。
何為百戰精兵?
這麼說吧,通俗來講,就是一支令行禁止的鐵血軍隊。
可以說,只要有這麼四五百人存在,那他們就完全能夠扼守住此地!
別說來了兩千多個一盤散沙的匪盜,哪怕是昔日強橫的契丹人,想要攻破唐家寨也得生生的崩壞他們的大牙!
不過如今已經過去了一百多年,現任知寨段清手中雖有四百多兵卒,但說白了,這些兵卒哪有他們祖輩的威風?
幸好唐家寨還有老爺子唐德安坐鎮!
唐府上下百十口人再加上唐鵬帶回來的親衛,此時就是唐家寨的主力軍。
先不說唐家寨依山而建易守難攻,就單單說一下此地民風彪悍,好武成風,那也是遠近聞名!
只是唐家寨雖然民風尚武,但正兒八經來講,遇上如此多的匪寇也是頭一遭。
按理來說,出現匪寇一事,段知寨應該早就知情了才對,可他怎麼到了現在都沒有來到此地佈防呢?
“爹,有點不對啊……”
唐鵬從軍十年,雖是靠著老爹的蔭補當上了指揮使,但其人自然有著自己的本事。
宋朝軍隊的建制,一般是三人為一小隊,九人為一中隊,合五中隊為一大隊,一個大隊設押官、隊頭、副隊頭、左右傔旗五人作為軍官,加起來共計五十人。
隊頭是這五十人的隊長,副隊頭就是副隊長,左右傔旗就是護旗員,另外又會從這五十人裡選擇一個能打的作為旗頭去拿旗,還有一個軍校在這五十人後面督戰。
小隊、中隊、大隊是宋軍基本作戰單位,隊上面編制是都,兩隊為一都。也就是一百人,指揮官為都頭。
都以上就是營,五都為一營。指揮官分為指揮使、副指揮使、都虞侯。其中,指揮使官最大、都虞侯最小。
再往上就是軍,五營為一軍,十軍為一廂。
其實在大宋年間,所謂的營基本都沒有滿編過。一個營最多也就是三百多人,這就是所謂的冗兵現象。
拿皇糧,吃空餉,是大宋人人知曉的潛規則!
要不怎麼說,大宋的軍隊是最沒有戰力的軍隊呢?
話說遠了,單說老爺子唐德安,此刻,就見他習慣性的眯起雙眼,聽了兒子的話,心中不免有些五味雜陳!
老爺子戎馬一生,征戰沙場,最瞧不起的就是那些臨陣脫逃的小人!
現在還不知陽曲到底什麼情況,而這姓段的竟然在此時玩起了手段!
果然,外姓人真的靠不住!
或許正如唐德安所想,不大一會的功夫,就見柱子慌慌張張的跑了過來。
“老太公,大事不妙!知寨大人他、他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