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昊早就和他達成了協議,不至於那樣做吧……

此時,看著滔滔不絕的李岸,劉文昊低頭沉思了一會,終於弄明白了老滑頭的意思。

陽曲附近可並不是只有唐家寨,還有那麼多的鄉寨不是?另外去年整個河東都遭了災,即使到了今年,逃難的人也不在少數吧!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一瞬間,劉文昊茅塞頓開!

“多謝明府大人指點,學生懂了!只是那武器方面……”

在大宋,不是你有錢就能弄到武器的,何況現在兩人都沒錢!指望朝廷撥錢的話,那公文裡也不會有“武器自理”四個字了。

如果單純的想要別人自己帶著裝備當兵,那太不現實了!

這可不是過家家,打仗就得有武器,你讓他們拿木棍去剿匪不是扯淡嗎?

因此,李岸當下表態,武器的事情他來想想辦法,只是,他讓劉文昊也別高興太早,因為就算是他出手,也不知能弄到多少裝備。

的確,大宋朝廷對於武器管控的非常嚴格。再有就是這裡面的蛀蟲太多,尤其是軍費裡面,武器裝備又佔個大頭,所以李岸也只能去碰碰運氣。

就這樣,由於事關緊急,兩人便分頭行事去了。

李岸去協調武器裝備,而劉文昊則是隨耿傑一起來到了陽曲縣的大牢,和那些俘虜見了一面。

而接下來的一整天,還別說,兩人都有收穫,只是劉文昊卻顯得有些失望。

先來說說那些俘虜,破家縣令說的沒錯,濾去老弱病殘,僅剩下二百多青壯。

可劉文昊不管這些,反正只要同意他提出的條件,那麼就照單全收。甚至有人說出自己的困難,他還會盡最大的努力來幫忙。

但讓劉文昊傻眼的是,即使這麼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最終心甘情願和他走的僅僅只有八十多人!

而李岸那裡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就算縣太爺親自出馬,卻也只在軍械庫裡調集了一些十分老舊的裝備。

長槍二百三十條,手刀三百零五柄,箭矢若干……至於重型武器甚至防護盾牌一根毛都沒有!

這還怎麼打?

殘匪也不是軟柿子,況且還是在他們的大本營!

再一個就是手底下這群兵丁,一整天口水都說幹了才招來八十多人,以後的日子又該怎麼辦?

難道回唐家寨找些鐵匠?然後好好的招兵買馬,然後再去練練兵?

想到這裡,劉文昊使勁的搖了搖頭,因為太不現實了!

朝廷就給了兩個月的時間,而且劉文昊還想著儘快肅清殘寇。

因為這樣一來,朝廷不僅能加大犒賞,而且還能讓自己有充分的時間,來準備迎接下一波來自北方的餓狼!

但現在看來,兩個月能拿下白馬山屬實太難了!就在他兩難之際,忽然之間,劉文昊竟一下子想到了王稟。

想著老將軍的為人,他硬著頭皮,便在陽曲給老將軍寫了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