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寨的祠堂中,眾人聞聽劉文昊那驚世駭俗之言,無不心生鄙夷。

不止三百人?什麼意思?難道朝廷的援軍到了?可轉念一想,朝廷真要是有這心思,還至於派唐鵬回來嗎?

還有,現在唐家寨滿打滿算也就兩千四百多人,不對,還有七百多俘虜呢,等等,難不成你小子是打那些俘虜的主意?

可這也不對啊!能投降的土匪都是什麼人?還不都是貪生怕死的主?讓他們去當援軍,那不是扯淡嗎?

話說回來,就算能湊千把人又能如何?

“姑爺,都這時候了,你就別賣關子了,咱們現在可戰之士不止三百人又是多少?莫不是姑爺學過什麼撒豆成兵不成?”

里正唐勇的一席話,頓時惹得滿堂鬨笑……

劉文昊可沒心思和這群人開玩笑,就見他正襟危坐,朝著眾人深深的施了一禮道:“非是在下信口開河,還請各位長輩聽在下解釋一二。”

“剛才里正大人也說了,咱們唐家寨父老鄉親還有兩千餘口人……”

有兩千多人有什麼用?老的老小的小,能派上什麼用場?

唐鵬坐在祠堂裡的角落裡一言不發,不過當劉文昊講到這裡的時候,他的眼睛卻亮了起來!

“諸位試想一下,夜幕降臨之時,想來那些匪寇定會趁著夜色攻打縣城。但陽曲城防堅固,城內百姓也不會坐以待斃,因此定然會和那群賊人拼死相搏。如此一來,這個時候哪方有援軍就會打破此間平衡,哪怕咱們到時候只在陽曲城外出現……”

沒等劉文昊把話說完,唐勇則是反駁道:“姑爺莫不是沒有去過陽曲縣吧?要知道那縣城可不是咱們唐家寨的崛圍山,一片平坦開闊之地,沒有任何依託,咱們去了豈不是白白送死?”

劉文昊有些著急,俗話說兵貴神速!可此時天色已晚,想必賊兵必然已經攻城了,如果大家還在這裡遲疑不前,那就乾脆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吧。

正當這一刻,老爺子唐德安和長子相互的對視了一眼,看來兩人都已明白劉文昊到底是什麼意思。

“妙!賢婿說的有道理,事不宜遲,大家趕快去準備吧……”

唐德安就是唐家寨的土皇帝,他開口之下誰能反對?誰敢反對?就這樣,在劉文昊的解釋之後,在唐老爺子的動員之下,大家都動了起來,紛紛依計行事去了……

陽曲三面環山,因並北屏障,號稱太原之北大門,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夜幕降臨,陽曲城內。

大宋沒有宵禁一說,若是平時,縣城裡雖算不上歌舞昇平,但也十分熱鬧,可今日卻不同以往!

城外毫無徵兆的出現了無數匪軍,故而陽曲百姓都被動員了起來。可即使這樣,陽曲縣城在匪軍的不斷攻擊下也變得岌岌可危。

知縣李岸手心裡全都是汗,站在城頭不住的向下眺望著。

對於白馬山的匪盜,他早就知曉,所以早在孟縣縣城被這群匪寇攻破之時,他就已經向太原知府張孝純遞過帖子。

可誰知這都過去了一個多月,太原方面竟然一點回應都沒有,可把這縣太爺急壞了。

不過李岸也沒有坐以待斃,一個多月的時間,陽曲在他的主持下,不僅重新加固了城防,而且他還組織各個鄉寨輪流衛戍城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