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傳,孟縣張氏自秦漢年間就生活在白馬山一帶。將近千年時間的繁衍,張氏已然成了孟縣第一大家族。

雖然張氏沒有出過什麼名人,但近兩年還有誰不知天公大王張傲以及地公大王張遜呢?

短短几年的時間,這對兄弟攪亂了整個孟縣,甚至大半個河東。

但其實這還真怪不得張氏兄弟起兵造反,原來自打宋金兩國結成“海上之盟”以後,雙方便相約滅遼。

可誰曾想,大宋軍隊竟然在日薄西山的大遼面前不堪一擊!

一退而退之後,被契丹人打的落花流水!

有句話叫官逼民反,雖然北方沒有什麼花石綱一說,但被遼軍打殘的大宋軍隊為了迎合上意,挽回所謂的損失,竟縱兵搶奪百姓的糧食!更有甚者,連老百姓的口糧都不放過!

一時之間,緊挨著遼國西京的河東百姓可遭了殃!

民怨之下,張氏兄弟登高一呼,就這麼拉起了一支隊伍。

去年冬天異常寒冷,盤踞在白馬山的匪寇因儲存的糧食不夠,便趁機攻打了白馬山附近的幾個村寨。

或許張氏兄弟也沒料到,他們誤打誤撞之下竟然將孟縣縣城也一併攻了下來。

這一下,不僅兩兄弟神氣起來,就連藉機投靠他們的賊人也跟著瘋長起來。所以沒辦法,張氏兄弟只能藉著這股愈演愈烈的大風,迅速擴張自己的勢力。

就這樣,他們又打起了陽曲的主意。但他們怎能知道,陽曲哪有那麼簡單?!

首先來講,張氏兄弟本無大才,早年間也不過是兩個靠著好勇鬥狠聞名鄉里的潑皮罷了。

正所謂人心不足蛇吞象,他們想的很美,覺得陽曲是太原在東北的門戶,只要敲開了陽曲,那麼接下來就能吃掉太原!

太原是什麼地方?那可是龍城所在!一旦有了這個地方棲身,他們張氏兄弟日後再登高一呼,不敢說什麼能改朝換代,最起碼也能列土封疆,做個王侯吧!

看看,要不怎麼說人不作死就不會死呢?

老醃賊童貫現在可是駐守在太原,先不說他已經被朝廷敕封為廣陽郡王,單是其剛剛組建的勝捷軍就夠這夥賊寇喝一壺的。

賊勢浩大又如何?還不是一盤散沙?

當然,童貫現在可沒有把這群匪寇放在眼裡,此時,那老醃賊所在意的只有他自己。要不然,他也不會讓唐鵬這樣的低階武官去搞什麼組織鄉勇拱衛鄉土的事情了。

也可以說,這群匪寇就是老醃賊縱容下的產物!

俗話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他們哪裡曉得,要想攻打陽曲,那麼首先就要蕩平唐家寨,這樣才能掐住馳援陽曲的路線。

而今日地公大王張遜前來攻打唐家寨,說起來只是湊巧。還有,此人目空一切,覺得陽曲也沒什麼了不得的,根本就不可能擋住他的大軍。

若不是想著自己“後宮”青黃不接,他或許也不會就這麼領著大軍來此找不痛快。

此刻,在崛圍山腳下,張遜正對著一個漢子憤恨的問道:“段兄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