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心中生氣,可是想著工作的事,李來弟還是決定以大局為重。

因為不想家裡面幾個孩子,繼續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李來弟並沒有發脾氣。

反而還語重心長的說道:“究竟怎麼了?可是小英說了什麼不好聽的話?小英也沒有壞心,就是脾氣不好,你一個大男人就別這麼小氣了。”

看到李來弟都到這個時候,還在替萬小英說好話,唐安再也忍不住了,就把當天和萬小英的爭執一五一十都給李來弟說了。

李來弟聽後只覺得又心疼又生氣,心疼的是那二十塊錢,生氣的是萬小英的態度。

萬家可真不會教孩子,那可是二十塊錢,要是用來買糧食能買多少啊!

萬家就直接讓孩子瞎霍霍了,這麼小的孩子能懂什麼?全部用來買些中看不中用的東西。

更過分的是,這些東西還沒有他們唐家的份兒,全給了萬家人,李來弟能不心疼嗎?

對於萬小英的態度,那李來弟心中更是氣炸了。

不由得後悔當初兩家結親的時候,就不應該因為老五的懇求心軟,沒有把下馬威堅持下去。

在萬小英嫁進唐家之前,李來弟其實對萬小英並沒有什麼不滿,反而還為能娶到這樣一個兒媳婦感到喜不自勝。

畢竟以他們家那時候的情況,能娶到公社書記的女兒,那都是天上掉餡餅的事了,李來弟哪裡會不高興。

不過後面從小兒子口中得知了他和萬小英之間的過往以後,知道萬小英是真的稀罕小兒子,不用擔心這門親事會告吹。

李來弟心裡面琢磨了一下,就動了一點其他的小心思,想著既然不用擔心親事會告吹,那他們唐家就不能太上趕著了。

本來就是門不當戶不對的親事,要是一開始他們唐家把姿態再放低了,兒媳婦豈不是更不把他們唐家放在眼裡。

為了避免這個兒媳婦進門以後仗著孃家作威作福,不把他們婆家放在眼裡,會給兒子臉色瞧。

李來弟就想著在兒媳婦還沒進門的時候,先給兒媳婦一個下馬威,讓兒媳婦明白不管她孃家怎樣,在婆家還是得她這個當婆婆的說了算。

於是萬小英第一次上門的時候,李來弟就按照他們這一片的老風俗,拿出五個雞蛋來讓萬小英煮糖水雞蛋。

後面看萬小英那麼不給他們唐家面子,非要壓唐安一頭,直接把他們唐家的臉面往腳下踩,李來弟是真的動過讓這門親事作罷的想法的。

雖然李來弟小心思多,可是唐安也是她的親兒子,她哪裡能讓小兒子一個大男人,一直被女人壓在頭上,那日子過的得有多憋屈。

可是後面看小兒子就跟豬油蒙了心一樣,非要娶這個不懂事、不知道低自家男人一頭的女人,李來弟又有點心軟。

再加上大兒子也跟著勸她,說萬家條件好、又有門路,要是小兒子真的娶了萬小英,不但日子要好過不少,以後說不定還能當工人,李來弟才妥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