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子聖作為國子監的學生,自然也踏入了儒家修行之路,而且進境極快,只是他平日裡十分低調,少有人知。

儒聖獨創儒術,核心法術是修改規則。儒家體系講究厚積薄發,想要修行,先要讀書,讀出一定火候,才能在儒家體系中勇猛精進。和其他體系相比,儒家能力較為全面,幾乎沒有短板,美中不足的是即便晉升超凡後,也無法像其他體系一樣大幅度增長壽命。

三品及以上被稱為超凡領域,只要晉升除儒家外任一體系的三品,壽命都將得到大幅延長。除神魔、武夫和妖族外,當今各大體系的修士中,超凡境是利用規則,只有超品才能掌控規則、影響規則,且涉及到高層次的規則之力。

儒家修行也分為九品,九品開竅,八品修身,七品仁者,六品儒生,五品德行,四品君子,三品立命,二品大儒,一品亞聖,超品儒聖。

九品開竅,需要將聖人經典倒背如流,化為己用,增長記憶力,學習能力加強,一目十行,過目不忘,但沒有任何戰鬥能力的加成。

八品修身,錘鍊文膽,讓人變得有膽氣,說出去的話令人信服,激勵鬥志。其次能短暫地影響敵人的心志。文膽之力是言出法隨能力的初步展現,其能力進階版是五品德行。

七品仁者,體悟仁義,樹立道德,能愈發地堅守本心,不被酒色財氣誘惑。除了體魄比常人強健,再就是掌握了言出法隨的雛形,可以在一定程度的範圍裡,給目標施加任何狀態,所謂的一定程度,就是要保持合理性。仁者是四品君子境的基礎。

六品儒生,海納百川,相容幷包,能夠學習其他體系的絕學,並將之付諸筆端,載入書籍之中,臨敵之時再取出來使用。到了高品層次念頭一動就能學習,超品層次看一眼便能百分百復刻敵人法術。

五品德行,能規範人的行為舉止,用語言操縱對方,以“君子六德”來要求別人,言出法隨,扭曲相應規則,承受的反噬程度視效果而論。

四品君子,凝練浩然正氣,百邪不侵,擁有觀測氣運變化的能力,可以做到任意言出法隨,透過浩然正氣承受反噬,且法術施加在某一方,那麼被施加法術的那一方會代替承受反噬效果。正常情況下,面對同境界的敵人,言出法隨的力量如果直接施加影響,最多隻能施展三次,再多,浩然正氣便無法抵禦法術的反噬。但如果言出法隨的力量是用來輔助,或給自己刷buff,那麼則沒有次數限制。

如今的許子聖就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踏入了四品君子之境,凝練了浩然正氣,百邪不侵,可以觀測氣運變化,言出法隨,可以稱得上儒家最頂尖的高手了。

如今儒家衰落,少有人可以踏入超凡之上,唯一被人熟知的一位超凡,就是雲鹿書院院長趙守,乃是三品立命境界的大儒,乃是文壇領袖,雖然未曾立足廟堂之上,但是威望極高,乃是天下讀書人的精神支柱。

當然這裡說的大儒並不是儒家修行境界中的二品,如今的大儒,大部分都是指學問精深,窮盡經義的讀書人,大部分都是名滿天下的名士。

許子聖不僅修儒,還練武,不要忘了他出身勳貴之家,自小學武,他在這方面同樣是天賦異稟,武道境界絕對不弱於儒家修為,堪稱恐怖,戰力強大,只是無人知曉罷了。

如果許子聖的儒道境界少有人知,那他的武道境界就更加隱秘了,即使他的父親武安侯,也只是以為他放棄了武道,專注文道,只是有著小時候學武的基礎,勉強應該還有九品武夫的實力。

許子聖帶著自己的行李走出了國子監,途中遇到不少的同窗師長,只是簡單的打了一個招呼,沒有太深的交情和交往。

國子監院門外,早有武安侯府的馬車等待著,見許子聖出來,等在馬車前的僕人立馬上前將行李接了過去,放到了馬車之上。

許子聖踏上馬車,對車伕吩咐道。

“走吧,回侯府!”

“駕!”

車伕甩動了手中的鞭子,鞭影閃爍,發出一道清脆的響聲,駿馬邁動四蹄,馬車緩緩而動,向著武安侯府而去。

武安侯府坐落在玄武街,那裡是京都權貴人所居之地,當朝首輔,六部官員,武勳貴族,公侯伯爵,皆可在此地看到。

武安侯府府門前豎著十二根長戟,一對麒麟石像,重逾千斤,威嚴莊重,彰顯了武將勳貴之間的尊貴和威嚴,門外立著四名護衛,每一個都魁梧健壯,一身的腱子肉,透著彪悍兇猛的氣息,這些都是百戰老兵,武道修為至少有著八品練氣的境界,即使在打更人之中也可以做一個銅鑼打更人了。

“二少爺回來了!”

“見過二少爺!”

這四名護衛似乎和許子聖十分熟悉,兇悍的臉上露出了幾分笑意,向許子聖行禮問好。

“辛苦你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