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太子被廢,女帝治世(第2/3頁)
章節報錯
宋缺無動於衷,靜靜的坐在龍椅上,看著自己的兒子消失在夜色中,久久不能回神。
不知過了多久,燈火都已經熄滅了,御書房中一片寂靜黑暗,一道嘆息聲響起,聲音中帶著幾分祝福和無奈。
翌日,滿朝文武百官都為之震動,太子宋師道被貶遼東,坐鎮高句麗,東宮儲君之位空懸,宋缺膝下又只有宋師道一個兒子,豈不是要兄終弟繼。
宋缺身穿黃色龍袍,威嚴偉岸,霸氣四溢,高坐龍椅之上,看著下面交頭接耳,議論紛紛的臣子,心中早就想過這個畫面,不緊不慢的一揮手,一旁的宦官,連忙上前踏出幾步,手裡捧著一副明晃晃的聖旨,緩緩開啟,當眾宣讀了起來。
宣旨的宦官都是經過嚴格選拔才選出的,無比嚴苛,嗓音清脆嘹亮,吐字清晰,抑揚頓挫,極富有感染力。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長公主宋玉華,溫婉賢德,風姿雅悅,英武果敢,聰慧敏捷,.,即日起冊封長公主宋玉華為東宮太子,欽此”
聖旨宣讀完畢,整個朝堂鴉雀無聲,文武百官都驚呆了,宋缺這是操作,居然冊封了女兒作為太子,天下哪有過女皇帝,豈不是牝雞司晨,乾坤倒轉,陰陽錯落。
這是礙於宋缺的威望,眾人即使有滿腹的怨言,依舊不敢質疑,事情也就如此定了下來。
宋玉華腰間挎著彎刀,一身明黃色的四爪莽袍,華貴大氣,神色冷峻,腳步從容,也不跪倒,只是躬身回道。
“兒臣領旨!”
宋缺滿意的點點頭,起身而立,對著文武百官宣佈道。
“自今日起,由太子監國!”
說罷,宋缺就走下了陛階,宣佈散朝,回到了後宮,閉關修煉了起來,絲毫不曾理會群臣異樣的眼神。
宋玉華成了監國太子,大刀闊斧的開始治國理政,首先確定了沿用隋朝的科舉制度,徹底廢除了九品中正制,若想為官,必須進士出身方可,科舉按照不同的百家學派,設立了不同的考試科目,包羅永珍,重視實踐。
這一舉措簡直是打到了關隴貴族和山東士族的軟肋上了,他們哪裡肯答應,群臣激憤,議論不休,想要抵制這個國策。
宋玉華自從重拾武道之後,性子像極了宋缺,除了對侯希白依舊是溫婉可人之外,對其他人,一律是強硬無比,果決霸道,對不服之人,重拳出擊,毫不留情,甚至引發了關隴貴族和山東士族的叛亂。
宋玉華也不妥協,親自率領大軍,平息叛亂,一舉將關隴貴族和山東士族打殘了,只留下了一些沒有異動的家族,屠刀高舉,血流成河,鐵血無情,比之宋缺不遜分毫。
宋玉華平息了亂局之後,先是推廣了活字印刷術,改善了造紙術,使得書籍大肆傳播,開辦太學,鼓勵各地建立學堂,給了無數寒門黎民子弟翻身的機會。
宋玉華並未如此就停下了腳步,實行攤丁入畝,核查人口,丈量土地,對於私藏人口,兼併土地的大族毫不手軟,使得戶部財政好轉。
另一方面,宋玉華也注重休養生息,推廣工部尚書魯妙子改進的農具和種植技術,使得土地開墾,糧食豐收。
宋玉華更是從軍中選拔人才,建立了講武堂,傳授上乘武學,培養了大量高手,對宗派進行了限制,需要得到朝廷認定才可收徒,並且對宗派的規模做出了嚴格的限定。
同時在民間傳播推廣武學,設立了武舉,選拔民間高手和人才,這是文舉同等重要的人才選拔機制,一時間大宋武風大盛,高手層出不窮,多數都進入了朝堂,使得大宋實力更盛。
武德七年,宋缺宣佈退位,將皇位交給了宋玉華,群臣並未反對,這些年來,宋玉華大展拳腳,國力與日俱增,天下太平繁榮,獲得了大多數的臣子的認可,至於那頑固不化,咒罵牝雞司晨之人,早就被宋玉華清理乾淨了,哪裡會將他們留到現在。
宋玉華登基為帝,便受到了群臣催婚,眼看皇帝膝下無後,總不能偌大的皇朝,最後無人繼承吧。
宋玉華對此並未理會,讓不少心有謀算的臣子大失所望,他們還想著讓家中的才俊嫁給皇帝,如果可以生下個一兒半女的,日後就是皇位的繼承人,這可是穩賺不賠,奇貨可居的買賣。
皇宮大內,宋玉華的寢宮之中,龍榻之上,兩人躺在其上。
侯希白緊緊抱著宋玉華豐腴婀娜的嬌軀,眼睛中目光無比的炙熱,口乾舌燥,呼吸有些急促,聲音也變得低沉了許多。
宋玉華此時不是那高高在上的女帝,更像是一位嬌媚可人的小女人,緊緊的依靠著自己心愛之人,心裡滿是喜悅歡欣,眸光中滿是柔情蜜意,含情脈脈注視著愛人,一臉的幸福之色,這是所有臣子都未見過的溫柔面孔。
宋玉華臉上紅彤彤的,額頭上沁出了一層晶瑩剔透的汗珠,一縷亂髮被汗水打溼了,緊緊的貼在光潔的額頭上,沒有了平日裡的華貴髙潔,略顯有些狼狽,甚至還帶著平日裡所沒有的疲憊之色。
“嗯!”
一道低沉的聲音響起,宋玉華眼神迷離呆滯,整個心神都昇華了,久久不願醒來。
良久,宋玉華才回過神來,螓首緊靠著侯希白的胸膛,聽著耳邊傳來的有力心跳聲,眼中滿是柔情,修長白嫩的手指在侯希白的胸前畫著圈圈,聲音中帶著幾分柔弱,柔聲道。
“我不求你在宮中陪著我,但是你也要給我留個念想,我想要生一個我們的孩子!”
侯希白聞言,臉上帶著笑意,眼睛微微眯著,調侃道。
“你就不擔心,朝野上下,對你未婚生子大加議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