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伏騫:侯希白是魔,是佛,也是道!(第2/4頁)
章節報錯
李靖念頭微動,心中便有了草稿,從容不迫,十分冷靜的回答道。
“不論誰得天下,也該明白漢胡之別,是在於地域習慣風土之殊,其情實一也。人主者只患德澤不加,而不必猜忌異類;蓋德澤洽,則四夷可使成一家,猜忌多,骨肉也不免為仇讎。伏王子以為然否?”
這番話連消帶打,眾人都聽得由衷讚許。伏騫再發出一陣笑聲,連叫了三聲“好”,顯然對李閥的態度有了解,顯然李閥如今對胡人還是抱有好感的,多有藉助,不願和西域放聲衝突。
角落裡,侯希白雖然沒有參與進去,但是廳內眾人一言一行,都不能擺脫他的耳朵和眼睛,瞭如指掌,聽到李靖如此回答,眸中閃過一絲不滿,精光大作,低聲呢喃道。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只有死掉的胡人才是好胡人,五胡亂華才過去多久,漢人兒女的血都還沒幹呢!”
侯希白俊朗英武的臉龐上帶著幾分失望之色,眸子無比的幽深黑暗,好像隱藏著九幽深淵,一尊天魔王正仰頭怒吼,猙獰可怖,煞氣驚天,殺機凜然。
“楊廣雖然志大才疏,急功近利,想要將三代的事情一次做完,但是對胡人的冷酷態度還是值得讚許的!”
“漢人已經站起來了,不能再卑躬屈膝,對北方草原上的胡人,決不能妥協,必須將要這些吃人的狼,狠狠的殺怕了,他們才能變成為了一根肉骨頭,爭先恐後的向中原獻媚,搖尾乞憐的看門狗!”
“難怪宋缺想要建立純正漢人血統的王朝,看來我也要和這位宋閥之主儘快見上一面了,李閥還是有些靠不住!”
侯希白原本對李閥並無偏見,畢竟日後李世民做的的確不錯。
但是,如今聽到李靖的回答,又看到了李世民頻頻頷首,不由心中不滿,起了支援宋閥的念頭,這樣一來,可能就要做出一些計劃改變了。
佛門和道門選擇的都是李閥的李世民,認為他才是真龍天子,可以結束如今的亂世,成為千古明君。
如果侯希白要支援宋閥,就要和佛道兩教發生衝突了,不過侯希白並不擔心,他如今也是禪宗的弟子,算不上外人,可以先爭取到禪宗的支援,拉攏道信和尚,然後分裂佛門的勢力,在加上他和宋缺的實力,甚至可以爭取一部分魔門有著長遠見識的有志之士。
比如,日後心境圓滿的石之軒,想必他對朝堂之上,儒家一家獨大的場景,早就心存不滿了。如果宋閥願意支援恢復百家,不再獨尊儒術,魔門也好,石之軒也罷,都會支援宋閥的。
至於儒家的想法,如今可是亂世,正是儒家力量最薄弱的時候,亂世講究的是刀劍,不是嘴皮子,筆桿子。
李靖和伏騫二人稍稍聊了一會,再次回到了李世民的身後,被其遮掩了鋒芒,好似影子一般,沒有了存在感。
伏騫見此,不由嘆息一聲,對身旁的寇仲說道。
“李靖雖然一柄絕世神兵,但是李世民才是握劍之人!”
“李世民不愧是慈航靜齋選定的天下之主,雄才大略,果敢多智!”
寇仲聞言點頭,神色凝重,頗為忌憚的看了李世民一眼。
寇仲雖然出身低微,卻心有大志,也想參與到這天下爭霸的行列之中,李世民如此優秀強大,日後定會是他的大敵。
伏騫此人有著識人之能,不斷的評價著內堂的諸位賓客,言無不中,讓寇仲大為欽佩,徹底拜服。
寇仲心中突然想起了一人,連忙轉頭,視線在廳內逡巡,最後定格在了一個偏僻角落裡,一襲白衣靜靜的坐在那裡,悠然自得,面色清冷,額頭的碎髮搭在眼前,有著一種清冷破碎的美感,屋外的陽光照耀進來,灑在了他的身上,金光燦燦,如此耀眼,卻不知為何沒有引起他人的注意。
寇仲伸手指了指角落裡的侯希白,低聲向伏騫問道。
“伏騫王子評價了這麼多人,言出必中,讓寇仲十分佩服!”
“只是不知,伏騫王子認為多情公子侯希白如何?”
“可能為寇仲指點一二!”
伏騫聞言,銳利多智的目光看向了陽光籠罩的侯希白,眼眸裡異光閃過,一道無比粗壯的九彩華光直衝天際,一眼望不到盡頭,似乎是感受到了窺探,光柱微微波動,一道光華閃過,伏騫只感到眼睛一陣刺痛,連忙收回了視線,閉上了雙眸,眼角處留下了兩道血痕,心中無比駭然。
伏騫魁梧的身體前後晃動,眼看就要栽倒,寇仲見此大驚,伸手扶住了伏騫,焦急的問道。
“伏騫王子,你這是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