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魔門敗類,花間傳人(第2/3頁)
章節報錯
當然,現實世界和龍蛇世界相比,有著極大的不同,世界法則更加堅固森嚴,對超凡之力的限制強大了不知多少倍,即使是李子益也不能施展出太過強大的手段,但是這已經足夠了,第一步才是最難的,只要找準了方向,沿著這條路走下去,現實世界對他的限制就會越來越小。
李子益沉吟了片刻,這才回到了劉茜茜的身邊躺下,佳人並未醒來,似乎也察覺到了李子益的氣息,手腳纏繞了上來,整個人都靠在了懷裡,身體溫潤細膩,李子益伸開手臂,將之攬住,低頭看了一眼,這才閉上雙眸,進入了沉睡之中。
“金池湯城,沃野千里,天府之國!”
天府之國一開始指的是關中平原,後來卻被川蜀成都平原取代。
成都平原本土地肥沃,物產豐饒,光溫充沛,雨量充足,稻穀一年兩熟,有些地方甚至可以做到一年三熟,只是由於洪水氾濫,導致當地百姓生活艱難,飢苦困頓。
秦朝時,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了都江堰,使得成都平原,風調雨順,年年豐收,成了有名的糧倉,變得富庶。
巴蜀如此富庶,自然也是備受人關注,各大勢力林立,有獨尊堡,巴盟,各大幫派,混亂不堪,其中獨尊堡勢力最大,獨尊堡堡主解暉外號“武林判官”,是與地劍宋智齊名的頂級高手,自建“獨尊堡”,為四姓門閥外異軍突起的新興勢力之一。
謝暉更是四大門閥之首宋閥閥主宋缺的八拜之交,背景強大,實力也強,無人敢對其不敬。
原來現今江湖上,聲名最著者,莫過於四姓門閥,但若論吃得開,則要數四姓中的宋家門閥。
宋族乃南方勢力最大計程車族,閥主“天刀”宋缺有天下第一用刀高手之稱。
當年楊堅一統天下,建立大隋,因顧忌宋族的勢力,對他們採取安撫政策,封宋缺為“鎮南公”,而宋缺亦知南朝大勢已去,詐作俯首稱臣,以保家族。
四姓之中,其它三姓均雜有胡人血統,而宋閥這碩果僅存,保持聲不墜的南方大族,則一直堅持傳統,嚴禁族人與漢族以外的人通婚,故在江湖上被視為漢族正統。
文帝楊堅在位時,以宋缺的雄材大略,仍不敢輕舉妄動,還韜光養晦,潛心修隱,免招大禍。到楊廣即位,內亂外憂,朝政敗壞,叛亂四起,宋閥才再次活躍起來。
宋缺之弟“地劍”宋智,乃天下有數的用劍高手,亦以智計名著江湖,知道隋朝氣勢仍盛,若過早舉兵,必成首先被攻擊的目標,故勸乃兄暫緩反隋,轉而從事各式暴利買賣。其中最賺錢的一項,就是從沿海郡縣,把私鹽經長江運入內陸,謀取厚利。
此時朝政敗壞,宋家憑其在南方的人面勢力,輕易打通所有關節,公然販運海鹽。若有官吏敢查緝,便以種種威嚇手段應付,至乎秘密刺殺,以遂目的。
即使各地地頭蛇,見到宋家的旗幟,亦不敢冒犯,免的豎下了此等強敵。所以這幾年宋家勢力明裡暗裡不住的增長,甚至以財力支援一些有關係的義軍,以削弱大隋的力量。
這裡不說宋閥,只談巴蜀,邪王石之軒,人稱“邪王”,是當今魔門第一高手,身兼魔門中花間派和補天道的掌門。更是曾經偽裝身份,拜入了佛門,參悟佛門功法,創造出來一門奇功不死印法。
不死印法是魔門功法變異出來的幻術,是石之軒綜合魔門花間派與補天道兩派秘傳,以佛學義理中不在此岸,不在彼岸,不在中間的高深思想作為理論依據,又經過無數次生死之際的戰鬥終於形成的一套高深的武功。
利用陰陽相生,物極必反的原理,真氣透過快速生死轉換,以致幾乎源源不絕,能夠隨意在生死二氣之間轉變切換。
不死印法包括以真氣測敵、知敵、惑敵,奧義在於借力,利用生死二氣的極速轉換來借勁化勁,將別人攻來的死氣轉化為生氣,回覆自己的氣血,是一門內力生生不息,永不衰竭的高超法門。
不死印法蘊含了高深的佛道魔三道思想,有著石之軒過人的智慧,代表了佛學中的虛無與道家的有意無意之間,與太極思想不謀而合,是一個人所能達到的極限,代表了人性之中的矛盾和衝突,代表了人在面對自己身份帶來的諸多的限制中率意而為的叛逆。
石之軒實力強大,堪比大宗師之境,縱橫江湖,威壓天下,卻被慈航靜齋的弟子碧秀心感化,二人互生情愫,隱居在了巴蜀一處幽林清谷,世外桃源一般的地方,夫妻二人談詩論賦,撫琴弄簫,夫妻和睦,恩愛異常,還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女兒石青璇,幸福安定。
只是世上總有不測之風雲,碧秀心受到師門慈航靜齋的影響,想要參悟不死印法,這不死印法乃是石之軒耗費心血,創出的不世奇功,乃是魔門心法,與慈航靜齋的功法慈航劍典,一正一邪,相互衝突,心血耗盡,不治身亡。
石之軒受到愛妻碧秀心死亡的刺激,精神分裂,有了兩個完全不同的人格,時而為殺人不眨眼的絕代高手,時而為愁懷滿襟的騷人墨客與慈父,精神極不穩定,再次重出江湖,攪動風雨。
這日夜色厚重,石之軒剛剛從洛陽城中脫身,他在朝中有著一個馬甲,是隋帝楊廣的心腹重臣裴矩,懷裡抱著一個幼童,約有五六歲的樣子,石之軒腳步猶如鬼魅,在夜空中迅捷無比的奔行。
石之軒懷中的這個孩子身份不一般,乃是廢太子楊勇的遺腹子楊虛彥,石之軒準備將其收入門下,繼承補天閣的道統,著力培養,這其中自然有著種種的算計,倒也無需多言。
石之軒身形在虛空中不斷閃過,一道道的殘影留在身後,這是幻魔身法,變幻無常,高明到了極點,當年石之軒潛入佛門,先後拜於三論宗的嘉祥大師吉藏和禪宗四祖道信大師門下,盜取佛門武功精義,後來身份被揭穿,遭到了佛門四大聖僧圍攻,正是靠著不死印法和幻魔身法,到現在依舊活蹦亂跳,讓佛門拿他毫無辦法。
突然,石之軒停下了腳步,耳朵微微顫動,轉身向著另一個方向趕去,銀月高懸,月輝清冷,灑落在了地面之上。
亂葬崗中,屍骸白骨,多不勝數,有著蚊蠅亂飛,腥臭難聞,一個五六歲的男童跪在一處土包前,詭異恐怖,陰森森的,讓人畏懼。
土包前豎著一塊木板,上面有著七個大字,恭敬的寫著。
“先考侯忠義之墓!”
字跡蒼勁有力,隱隱透著沉痛之意,卻是一副好字,已入上品,實在是難得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