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小武神周炳林,孫氏太極(第2/3頁)
章節報錯
玄元道人腦海中閃過無數念頭,想到老友的處境,不願他晚年淒涼,連一個支撐門面,養老送終的弟子都沒有,神色嚴肅,十分認真的對李道清叮囑道。
「明天老周來了之後,如果將孫氏太極的傳承都交給了你,你就必須要為他養老送終,支撐門面,等他晚年,氣血衰退,體力衰減,不能打了,有人挑戰,你作為他的半個徒弟,必須為他出手!」
李道清點點頭,他知道規矩,練武的人,最講究傳承。尤其是出了名的拳術,更是對自己的衣缽傳人很是看重。
這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內。那就是當自己老了以後,體力退化,手腳不靈便,萬一遇到高手挑戰,可以叫自己的徒弟代勞比武。沒有一個出色的徒弟話,碰到這樣的情況,那一世英名就會付於東流。練武的人,尤其是成名人物,不管你以前有多大的名氣,比武只要失敗一次,立刻就會一輩子都抬不起頭來,比死還難受。
在武術界中,自古以來,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這也是武術家們對比武都很慎重的緣故。對於成名的武術家來說,名聲甚至比自己的生命還要重要得多。教個出色的弟子,是為了保護自己老了以後的名聲。況且出色弟子都是師傅手把手朝夕相處交出來的,有的感情比父子還要深厚,養老送終自然不在話下。
「我知道了,師父!」
雖然李道清如此說,但是在他心中,還是玄元道人才是第一位的,
這才是他如師如父的存在,是正經磕過頭,拜過祖師的。其他的,周炳林也好,清峰道長也罷,都要排在玄元道人之後。
翌日,吃過了早飯,李道清並沒有如往常一般去山巔練武,而是在百年古松樹下坐著,等待著周炳林的到來,玄元道人和相對而坐,手裡捧著紫砂壺,不斷的把玩著,時不時的為自己和李道清添上一杯香醇的茶水,愜意閒適,自在逍遙。
李道清閉目養神,肌膚滑嫩白皙,臉上沒有任何的黑痣和雀斑,光滑無比,吹彈可破,甚至身上還隱隱散發出了一股清香之氣,讓玄元道人眼中閃過幾分驚色,臉上滿是思索之色。
李道清調整了一下坐的姿勢,隨意抻了一下懶腰,表現得很隨意。這本來是個很不禮貌的姿勢,但是在玄元道人的眼裡,卻看到了李道清這一懶腰姿勢背後的功夫,帶有一股生機勃勃的韻味,令人振奮。就好像剛剛出生的嬰兒舒展四肢,自然,生動,不帶半點做作的氣息。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玄元道人終究是有著度牒的正規道士,還是懂一些道經的,而且練武之人要想練出成就來,自然也要讀書的,玄元道人看著李道清的狀態,不由暗暗心驚,心中浮現出了《道德經》中的一句話。
神形合一,致柔如嬰兒,這等境界已經是先天之境,玄元道人心中明白,這是李道清修為又有精進的表現,只是不知,他距離天下第一人還有需要多長時間,想必應該也不遠了。
周炳林畢竟一直待在京都,就算是連夜趕飛機,也是到了接近正午,才踏上了文曲峰。
李道清豎起的耳朵微微顫動,勐地睜開了雙眸,兩道精光閃過,好像閃電,讓人不敢直視,眼眸中平靜如水,澄淨明亮,不染紅塵一點塵埃,丹唇微啟,對玄元道人輕聲提醒道。
「師父,周前輩已經到了!」
玄元道人本來正享受著溫暖的陽光照耀,閉目打著瞌睡,聽到弟子的話,擦了一下嘴角流出來的口水,隨後抹在了身上的黃色道袍上,看得李道清眼角是一陣抽搐,他這個師傅不愧是三豐道人的徒子徒孫,可是將這邋遢勁學了十成十,每日道袍都被糟蹋的不成樣子,油漬,口水、灰土,總之沒有乾乾淨淨的時候。
「來了啊!到哪裡了?」
玄元道人雙耳豎起,並沒有聽到任何的腳步聲,也不意外,他這個徒弟修為早就超過了他,既然篤定周炳林已經到了,就必然是到了,他相信李道清的話。
「還有五百米吧!」
玄元道人澹定的點點頭,榮辱不驚,打了一個大大的哈欠,伸手揉了揉眼睛,清醒了一下,這才站起身來,向著道觀大門口走去,回頭對著李道清說道。
「客人來了,我們也該去迎接下!」
李道清起身緊隨其後,站在了道觀前,靜靜站立,等待著周炳林的到來。
道觀前有著巖壁,擋住了下方的視線,需要繞一個彎,才豁然開朗。
一陣輕微的腳步聲傳來,堅定有力,力道均勻,這是一個練家子,對勁力的把握不弱於玄元道人這位拳術宗師。
一道身影從巖壁之後沿著階梯,出現在了道觀前,看到玄元道人和李道清已經等在那裡,稍稍一愣,有些意外。他可沒有提前打電話通知玄元道人自己已經到了,怎麼會早早就等著了,難道他能掐會算,真成了有道真修。
這個人的年紀介乎在中年到老年之間,穿著一件黑綢子衣服,腳穿著北方流行的老式剪刀口布鞋。他臉成方圓,面板色澤好像靈芝一樣光潤黑紅,沒有一點老人斑,兩隻眼睛好像啟明星,炯炯有神,閃閃發亮,整個頭髮花白,鬍子有三四寸長,梳得一絲不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