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業略微考慮了一下,隨手招來伊蓮娜,問了一下這兩天的行程安排。

然後爽快地對張光明說道:“這樣,今天下午四點之後我有空閒,你安排一下,在小鷹賓館的大宴會廳,我設宴招待一下他們。遠來是客嘛,別人過來我們這裡做生意捧場,那我們也要盡到地主之誼,招待好客人。”

其實要是什麼棒子國或者越難來的考察團,那王業壓根就懶得理會了。

主要這是國內來的“老鄉”啊,心理上天然就有親近感,王業才這樣熱情的。

張光明喜出望外,他本來是沒有報什麼希望的,沒想到王業這麼好說話,就連忙說道:“那太好了!老闆您放心,我馬上就去安排。”

放下電話後,王業繼續把精力放在經濟委員會的日常會議上。

這次會議討論的議題,是關於莫斯科的房價問題。

雖然這幾年俄羅斯整體經濟發展並不怎麼樣,但莫斯科的房價卻走在了世界前列。

就拿王業以前租住過的那個公寓來說,當時的均價已經超過兩千美刀每平了,那還是兩年前的事情了。

這兩年房價還一直在漲,那個公寓的房價估計已經超過三千美刀了……

一方面的突飛猛進的房價,另一方面是普通民眾的工資停滯不前。

甚至因為高物價,導致工資都不夠普通家庭的日常開銷。

所以就有委員提出了,高房價的出現,對於國家來說,到底是利還是弊,需不需要控制一下莫斯科以及彼得堡的房價。

之所以把這兩個城市單獨拿出來說,也是因為這兩個城市幾乎就是俄羅斯的代名詞了。

在2003年時,莫斯科的常住人口已經超過一千萬,加上流動人口,達到了驚人的一千三百萬左右!

彼得堡人口是五百萬左右。

兩個城市加起來,接近兩千萬的人口。

別忘了,全俄人口也才一點三億!

基本上這兩個城市,尤其是莫斯科,就能代表整個俄羅斯了。

而且房價瘋漲,也只是在這兩個城市發生的事情,在偏遠地區那些小城市,完全不存在這種情況。

連人都沒幾個,而且家家都有自己的房子住,更是沒有什麼新的流動人口過來,那房價自然也不可能漲的。

所以,王業他們討論的問題核心,就是莫斯科的房價!

…………

“我統計了一下,今年以來,正在發售的新房均價已經達到兩千三百美刀了。

而莫斯科的平均工資,則只有三百美刀。

這意味著一個普通人,不吃不喝工作五十年,才能買一套八十平左右的房屋。

基本就等於說,普通人完全承擔不起如此高昂的房價了。

尤其是那些外地過來莫斯科讀書的大學畢業生,他們是購房的主力。

但以他們畢業後的工資來看,完全沒有希望買得起新房。

這也是為什麼這幾年,我們的大學生流失特別嚴重的因素之一!”

那名委員滿臉憤慨地說道。